深夜,互联网的某个角落,《Nature》杂志官网悄无声息地更新了一条“研究预告”。
没有盛大的发布会,只有一行冷静的标题和一段摘要。
“突破性进展:室温常压下完美单层石墨烯的宏量制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欧洲联合实验室(EUL)报告。”
摘要中,寥寥数语勾勒出一种全新的制备方法,并附上了几项关键性能数据——电导率、热导率、机械强度…每一项都远超现有文献记录,逼近理论极限。
起初,只有少数夜猫子科研人员和科技媒体编辑注意到了这条信息。
几分钟后。
“卧槽?真的假的?!”
“完美单层石墨烯?宏量制备?室温常压?这…这开玩笑的吧!”
“EUL是哪个实验室?没怎么听说过啊…”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核弹爆炸般的连锁反应。
消息通过社交媒体、科研论坛、新闻聚合平台疯狂扩散。
“重磅!石墨烯时代或将提前来临!”——《全球科技快讯》
“欧洲实验室宣布重大突破!新材料革命再次降临?”——BBC
“从超导到石墨烯:科技竞赛白热化!华夏优势面临挑战?”——《纽约时报》
全球科技界瞬间被点燃!
无数电话被打爆,无数邮件塞满了邮箱,无数课题组被导师从睡梦中薅起来紧急开会。
“快!查这个EUL的底细!”
“立刻组织人手分析这篇预告!每一个数据都要核实!”
“联系《Nature》编辑部!确认消息来源!”
紧随其后的,是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
前段时间因室温超导(RTS)技术横空出世而哀鸿遍野的传统材料股,刚刚喘了口气,还没来得及庆祝,新的冲击波又来了。
与石墨烯相关的概念股,无论是电子元件、超级电容、电池技术,还是防腐涂料、复合材料,瞬间如同打了鸡血般,在盘前交易中首线拉升!
“买进!不惜一切代价买进和石墨烯沾边的股票!”
“快抛掉传统铜铝!石墨烯才是未来!”
“等等!超导呢?超导怎么办?”
恐慌与贪婪在市场上空交织,无数资金疯狂涌动,寻找着新的风口,也制造着新的泡沫。
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再次感受到了那种熟悉的措手不及。
继室温超导之后,又一项可能颠覆现有产业格局的技术突然冒头,而且源头指向欧洲。
紧急专家会议连夜召开。
“评估这份预告的真实性!”
“分析其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如果属实,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影响有多大?”
“对比RTS技术,石墨烯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媒体的版面迅速被石墨烯占据,热度几乎要追平之前的室温超导。
“超导VS石墨烯:谁将定义下一个时代?”
“材料科学的双子星:竞争还是互补?”
各种分析、猜测、解读层出不穷,将这场突如其来的科技风波推向了新的高潮。
就在全球目光聚焦于此之际,ISTOC(光明会科技统管会简称)精心挑选的发现者团队——以瑞士某受控实验室的皮埃尔博士为首的几位研究员,接受了一家顶级国际媒体的线上专访。
镜头前,皮埃尔博士面带倦容,眼眶微红。
他声音哽咽,讲述着团队“十年磨一剑”的“艰辛历程”。
“上帝啊!无数个日夜,我们在实验室里苦苦探索…”
“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几乎让我们放弃…”
“家人的不理解,同行的质疑,资金的压力…”
他身边的几位“团队成员”也适时地擦拭眼角,露出“苦尽甘来”的激动表情。
那演技,堪称奥斯卡级别。
声泪俱下的讲述,配上“意外获得突破”的戏剧性情节,成功迷惑了大量不明真相的观众。
“太不容易了!科学家们辛苦了!”
“这才是真正的科研精神!”
“向伟大的发现者致敬!”
网络上充满了对这个励志团队的赞美和同情,巧妙地将人们的注意力从技术本身的疑点,转移到了科学家的感人故事上。
这股风潮,也迅速吹到了华夏国内。
刚刚因室温超导技术而扬眉吐气的网络舆论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虽然主流声音依旧是“相信国家”、“RTS技术领先”,但一些焦虑和担忧的情绪也开始悄然滋生。
“石墨烯的应用范围好像比超导更广啊…”
“我们的超导技术才刚起步,西方国家在石墨烯领域研究了那么久,积累肯定更深厚。”
“别高兴太早了,科技竞争是长期的,西方国家的底蕴还是强啊!”
“完了完了,刚吹的牛皮是不是要破了?”
之前那种近乎狂热的自豪感,稍稍降温。
一部分网民开始认真讨论起RTS和石墨烯的优劣,担忧华夏刚刚取得的科技领先地位是否会被迅速追赶甚至反超。
曙光基地内部。
气氛也变得有些凝重。
张承载院士看着屏幕上滚动的石墨烯新闻,眉头紧锁。
他身边的几位研究员,脸色同样严肃。
“这个时间点…太巧了。”一位负责材料制备的专家沉声道,“我们RTS的工业化生产刚刚看到曙光,他们就抛出这个石墨烯王炸?”
“而且公布的数据非常惊人,如果属实,在某些应用领域,确实比RTS更有优势,至少在成本和加工性上可能更容易实现。”
张承载院士没有出声,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石墨烯的巨大潜力。
这种单原子层的碳材料,一旦解决了宏量、高质量、低成本制备的难题,其带来的产业变革绝不亚于室温超导。
现在,这个难题似乎被欧洲的一个实验室意外攻克了。
“这绝对是冲着我们来的。”张承载语气肯定,“他们想用石墨烯来对冲RTS的影响力,扰乱我们的战略部署,甚至…动摇高层的决心。”
他最担心的,是国家对RTS项目的资源倾斜和战略优先级会因此受到影响。
毕竟,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石墨烯看起来同样前景广阔,甚至见效更快,很难保证所有决策者都能保持战略定力。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