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赵小玉和小宇泽犹如归巢的倦鸟,终于回到了广州这座繁华的都市。
小宇泽也开始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了。
然而,由于之前赵小玉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作,如今她又陷入了失业的困境,犹如无头苍蝇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她每天如无头苍蝇般在外面西处寻找工作,找了整整半个月,却依旧一无所获。
就在她愁眉不展、心急如焚之际,突然灵机一动,想要开一家店,靠卖东西来维持生计。
但是她深知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正在她忧心忡忡、苦思冥想之时,接到了赵小乐的电话,“三姐,你能不能让三哥帮思明爸在广州找一份工作啊?他这两年西处漂泊,都没有挣到钱……”
赵小玉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你稍等一下,我这就打电话问问你三哥。”
赵小玉挂断电话后,马不停蹄地拨通了龚建的电话:“老公,你们公司现在还招人不?”
龚建看到是妻子的来电,又听到如此突兀的问题,犹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立刻如做贼般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压低声音问道:“干嘛问这个?”
赵小玉心急如焚地说道:“吴思明爸想过来。小乐刚打电话给我,说这两年都没挣到钱……”
龚建听了妻子的话,犹如醍醐灌顶,沉思片刻后说道:“现在刚好要再招一个人,你让他尽快来吧。最好让你妹也一起过来,看好他,千万不能让他打牌赌博……”
赵小玉听了丈夫的话,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开心地应道:“好好好。知道了,我先挂了。现在就告诉小妹这个好消息。”
赵小乐是用公用电话打的,她还没有手机。赵小玉回拨了过去,赵小乐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首在电话机旁焦急地等待着,“喂!三姐!”
赵小玉迫不及待地说道:“你三哥让你俩一起过来,思明先丢给你婆婆带,等你们在这边稳定住了,再让你婆婆带着思明一起过来……”
赵小乐听了赵小玉的话,心头的阴霾瞬间烟消云散,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般,开心地应道:“好好好。我们这两天就去。”
挂了电话后,赵小玉心里轻松了些。可想到自己开店的事还没着落,又开始发愁。她决定先把这事放一放,等赵小乐和吴思明爸来了再说。
两天后,赵小乐和丈夫拖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广州。
赵小玉把他们接到自己家,安排好住处后,就带着吴思明爸去见龚建。
龚建给吴思明爸讲了工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让他第二天就来上班。
赵小乐看着姐姐为他们忙前忙后,心里满是感激:“三姐,多亏了你和三姐夫,不然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赵小玉笑着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们来了,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我也正打算开个店呢。”
接下来的日子,西人开始一起商量开店的事,他们西处考察市场,寻找合适的店面,虽然过程中困难重重,但大家都充满了干劲,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就在不远处。
考察了半个月,赵小玉觉得不能太冒险,他们积蓄不多,还要留够小宇泽上学的费用。
不能把钱全用在做生意上,还是以小宇泽上学投资最重要,要让他上最好的初中和高中及大学。
还有他的户口也要想办法迁到这边来才行。
之前托人办的,钱都交了,但迟迟不见结果,赵小玉又不敢总是去催,怕别人反感。
赵小玉左思右想,想先试试水,小打小闹一下再说。
于是她又开始向更小的店的转让寻找目标。
就在赵小玉西处寻找小店转让信息时,赵小乐突然带来一个消息。
她在菜市场附近看到有个卖小吃的摊位要转让,价格很便宜。
赵小玉一听,觉得这倒是个不错的尝试。
她拉着赵小乐又去实地考察了一番,发现这个摊位位置还不错,
人流量挺大。和摊主一番讨价还价后,赵小玉咬咬牙盘下了这个摊位。
接下来,她们开始准备做小吃的食材和工具。赵小乐有做家乡特色小吃的手艺,她和赵小玉一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备。
第一天出摊,她们心里都很忐忑。没想到,小吃一摆出来,就吸引了不少人。
大家尝过后,纷纷称赞味道好,生意竟然出奇地好。看着摊位前人来人往,赵小玉心里乐开了花。
她想着,照这样下去,不仅能攒下开店的钱,小宇泽上学和迁户口的事也更有希望了。
为了挣到更多的利润,赵小玉又增加了公用电话厅,和其它杂货商品的售卖等业务。
接下来的日子,她们更加用心地经营着这个小吃摊和杂货店,
日子也在忙碌与希望中慢慢有了新的起色。
小宇泽放学后,犹如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飞也似的过来帮忙卖东西。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小宇泽又如往常一样,在店里帮赵小玉售卖着琳琅满目的商品,龚显和龚灵则牵着小宇菲一同走了过来。
小宇菲一见到冰箱里那五彩斑斓的冰淇淋,便像发现了宝藏一般,嚷嚷着要吃。龚灵见状,二话不说,打开冰箱就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块冰淇淋,递给了小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