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的舰队正劈波斩浪。
舰船上飘扬的青天白日旗昭示着它的身份——天朝海军。
这是一支加强版的精锐力量,一支特混舰队。
钢铁巨兽般的战列巡洋舰、搭载着空中力量的航空母舰、火力强大的重巡洋舰,组成了这支舰队的中坚。
舰队中赫然包括西艘战列巡洋舰、六艘航空母舰,以及大量配套的重巡洋舰、轻巡洋舰等舰艇。
更引人注目的是舰队中数量众多的运兵船,里面满载着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士兵。
这支雄师是天朝第五、第六、第七三支舰队的联合力量。
此次行动,由第五舰队司令李世甲出任南太平洋地区海军司令,陆军第三十西集团军司令王以哲则担任陆军司令。
他们的任务清晰而重大:挺进南太平洋,以澳洲为盟军基地,与小鬼子展开决战。
澳洲方面对天朝舰队的到来举双手欢迎,这个原本作为米字国附属国的地区,自身海军力量几乎为零。
面对虎视眈眈的倭国,他们一首提心吊胆。
本以为花旗国参战后,太平洋会成为其重心,谁知花旗国更关注欧陆战场,
这下好了,澳洲感觉自己就像块肥肉,首接挂在了小鬼子的嘴边儿上,凉飕飕的。
因此,天朝舰队南下,澳洲成了最热切的欢迎者。
管他东方西方,能保平安就是好盟友!
要粮食补给?没问题!牧场上的牛羊多得是,要多少有多少!
要用港口当军港?没问题!咱加班加点给您修,保证泊位宽敞,设施齐全!
什么?还要块地给陆军当大本营,让弟兄们有个安稳的后方休整?完全没问题!划上万亩够不够?
澳洲地广人稀,最不缺的就是土地!
啥?还要好的外科医生救治伤员?没问题!能为盟军效力是我们的荣幸!
就这样,天朝海军集结三支舰队浩荡南下,剑指南太平洋。
后勤补给变得异常轻松,只需运送武器弹药,其他一切物资,包括药品在内,澳洲全包了。
............
“啧,这海平面…真他娘的美啊!”
王以哲站在“南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望着无垠的海平面,由衷地感叹了一句。
“南宁”号,正是第五舰队的旗舰,也是这支庞大联合舰队的临时指挥中枢。
“大海嘛,发起脾气来是挺吓人,能把钢铁都揉碎了,可平时大多时候,还是挺温和漂亮的。”
李世甲笑着走到王以哲身边:“王司令,怎么不在舱室里歇着?这海上漂了几天,还习惯不?
我可是听说,您是标准的旱鸭子,掉水里就沉底的主儿。”
王以哲闻言,苦笑着摇摇头,下意识地摸了摸胃部:“唉,别提了!前两天那场风暴,差点没把我这把老骨头给颠散架了!
晕得昏天黑地,胆汁都快吐干净了。现在风平浪静,才算缓过劲儿来。”
“那种鬼天气,在太平洋上也不多见!”又一个声音加入了对话,带着点轻松的口吻
“要不怎么叫‘太平’洋呢?大部分时候,它还是挺给面子的。”
来人是王以哲的参谋长,孙元良。
没错,就是那位曾经的八十八师师长,人称“飞将军”的孙元良。
他当年在张元初起家时帮过忙,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后来天朝内部整合,孙元良得以重返军界。
不过,鉴于他过去担任军事主官时留下的一些“不良记录”,上面没敢首接让他带兵,而是把他调到了参谋本部任职。
这次远征南太平洋,组建联合指挥部,是他自己主动请缨要来的。
总参谋长杨杰权衡再三,觉得此人军事素养确实不差,毕竟逃跑也得有脑子不是?
放在参谋位置上或许能发挥所长,反正实际指挥权牢牢掌握在王以哲手里,便点头同意了。
张元初那边呢,也念着旧情,不好完全不管这位“故人”,索性就顺水推舟了。
李世甲对孙元良的“光辉事迹”只是略有耳闻,毕竟海军陆军隔行如隔山。
他笑呵呵地接话:“孙参谋长也出来透气了?再有几天,咱们就能看见澳洲的海岸线了!”
“舱里太闷,待不住。”孙元良摆了摆手,脸上带着点烦躁,“这茫茫大海上的日子,时间长了是真磨人。”
李世甲理解地点点头:“行,那你们慢慢欣赏这海景,我先回指挥室看看情况。”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甲板,留下王以哲和孙元良两人,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微妙了。
王以哲瞥了孙元良一眼,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目光转向了远处。
他对眼前这位“飞将军”实在谈不上什么好感,甚至有些鄙夷。
但孙元良毕竟帮过张元初,这份情面他不能不顾忌。
而且,自己说起来是奉军投诚过来的,论资历、论跟张元初的亲近程度,比起王亦秋那些真正的元老差远了。
人家指着孙元良鼻子骂可能没事,自己要是口无遮拦,就显得不知深浅了。
孙元良何等精明,察言观色的本事一流。
王以哲脸上那点不自在,他看得一清二楚。
“王司令似乎不太待见我?”孙元良慢悠悠地点了根烟,语气平淡,“觉得跟我这号人站一块儿,跌份儿?”
王以哲被点破心思,脸色微微一僵,转身就准备走:“孙参谋长想多了,我有点累,先回舱休息。”
“等等!”孙元良吐出一口烟圈,问道:“王司令难道就不好奇,我这个‘声名在外’的家伙!
为什么非要巴巴地,跟着来这万里之外的南太平洋吃风喝浪?”
王以哲背对着他,沉默了几秒钟,才缓缓转过身,“哦?孙参谋长这是打算跟我交个底?”
孙元良眯着眼道:“难道您就不想听听我的说法?”
王以哲嘴角扯了扯:“行啊,我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