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从知否开始的漫天影视之旅

第3章 调养身体

加入书架
书名:
快穿从知否开始的漫天影视之旅
作者:
花栗鼠的Lemon
本章字数:
4394
更新时间:
2025-07-06

林清元见林母茶盏中的茶水己用了大半,他微微欠身,伸出修长而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握住茶壶把手。

紧接着,他手臂微微用力,壶嘴缓缓倾斜,清澈的茶水如丝线般,从壶嘴流出,落入茶盏之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当茶水即将添满时,他手腕轻轻一转,壶嘴轻巧地抬起,一滴多余的茶水都未溢出。

整个添茶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尽显动作的优美与举止的优雅。

在添水的过程中,他手指看似随意地动了动,实则悄悄从空间中偷渡出强身健体丸,借着双手的遮挡,刮下一些药粉,散入到茶水里。

至于为何是药粉,只能说这丹药效果太过逆天,以林母当下的身体状况而言,若是使用一整颗丹药,他着实担心对方会首接变成“金刚芭比”的模样,那画面太美,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他盘算着,每次只用些药粉,采用多批次的方式,一点点地为林母滋养身体,这般循序渐进地改善林母的身体状况,以免被她发现端倪。

可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凡事谨慎些总没错。

小心驶得万年船,多留个心眼,总归是好的。

随后,他双手轻轻推了推茶盏,微笑着说道:“夫人,请用茶。”

林母眉眼弯弯,看着夫君亲自给自己添茶水,觉得甚是暖心,很给面子地几口便将茶喝下。

林清元见此情景,嘴角不自觉地微微勾起,暗忖这下不必浪费了。

他将目光从林母身上收回,顺势又给自己添了些茶水,将强身健体丸迅速放入茶盏,只是这一次,他的动作更快了些,将茶水一饮而尽,

静默片刻,感受到身体里流淌的暖意和强劲的心跳声,说道:“这茶不错。”

“你要是喜欢,我让庄头再送些过来。”

“好。”

............

鉴于林如海在某些方面能力的不足,也是为了让林家传承更加稳固,防止林家没落,落得个凄惨下场,林清元便想着重新“练个小号”。

考虑到林母如今己年近三十,在这个时代,己然算是高龄产妇了,而且古代的生产条件极为简陋,对于产妇来说,生产就如同徘徊在鬼门关前,危险重重。

所以林清元才悄悄给她用了些药粉,希望她身体能健健康康的,未来若真要再次生育,才能顺利生产。

林清元觉得原剧中林如海之所以对林母的话常常置若罔闻,大概率是因为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林家子嗣向来单薄,林如海作为独子,自幼便集家中万千宠爱于一身。

无论是林清元还是林母,都对他关怀备至,凡事皆以他为主。

久而久之,林如海习惯了这种被偏爱的生活,将父母的爱视作理所当然,从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尤其是林母的。

所以林清元想让林如海体会一下什么是兄友弟恭,什么是孝悌,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午餐时分,一家人齐聚正厅,准备一同用餐。

林清元坐在桌前,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林如海身上,这孩子正是身体快速发育、抽条厉害的时候,所以身形显得格外单薄。

林如海以后膝下子嗣单薄,也有身子骨不如常人健壮,甚至活性比较低的原因,哎,可怜见儿的,男人怎么能说不行。

于心不忍的他,特意为林如海盛了一碗粥,在递过去的瞬间,又悄悄将一点药粉撒进粥里,说道:“喝点燕窝粥,这东西最是滋养身体。”

“多谢父亲。”

林如海对于父亲突如其来的关心很是受用,接过粥后,三两下便将其‘吃干抹净’。

林母看着父子二人这般和谐相处的温馨一幕,心中满是欣慰与高兴。

平常时候,父子俩都不善于表达情感,总是一副公事公办的严肃模样,今日难得这般融洽。

用完午膳,林清元独自一人,缓缓踱步至书房。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将书房内的一切都笼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林清元缓步走到书架前,眼神在林立的书卷间游走,最终定在那些原主标记过的书籍上。

他轻轻抽出一本,触手之处,书页微微泛旧,那是反复翻阅留下的痕迹,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原主曾经的刻苦与坚持。

缓缓翻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批注,字里行间皆是原主对书中内容的见解与感悟。

在书籍一旁,摆放着一叠纸张,凑近一看,是原主以前做的一些文章和试题。

林清元坐定,展开一篇文章细细研读。

初读之下,能感觉到原主是下了功夫的,文中观点清晰,对经典的引用也恰到好处,可见其深厚的学识底蕴,确实有可取之处。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林清元的眉头渐渐蹙起。

若将这些文章拿去参加会试,在众多才俊的佳作中,恐怕难以崭露头角。

会试,乃天下举子云集、角逐功名的盛会,对文章的要求极高。

一篇能在会试中脱颖而出的文章,不仅要有扎实的内容,更需灵动的文笔,方能打动考官。

可眼前这些文章,文笔显得有些生硬,遣词造句虽力求精准,却少了几分自然流畅的韵味,读起来仿佛是刻意堆砌辞藻,未能将思想与文字完美融合,使得文章整体缺乏一种一气呵成的畅和感染力。

比如,在论述观点时,原主习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这固然能展现其学识渊博,但有时为了贴合典故,表述略显牵强,让观点的阐述不够清晰透彻。

而且,在文章结构上,虽遵循传统的起承转合,但过渡之处稍显生硬,段落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给人一种割裂之感。

再看文章的立意,虽不偏离儒家经典大义,但在林清元看来,缺少一些对当下时事的深度洞察与独特见解。

会试的考官们,除了看重考生对经典的掌握,更希望看到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能力,而这些文章在这方面显得有些薄弱。

林清元明白,原主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想要在会试中拔得头筹,还得再下翻苦功夫。

林清元觉得凭借自己在知否世界科举为官积累的丰富经验,要提升文章水准并非难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