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腐败史

第11章第五节医药购销环节的商业贿赂

加入书架
书名:
中国腐败史
作者:
曹秀
本章字数:
6926
更新时间:
2025-06-10

第五节:医药购销环节的商业贿赂

在当今社会的医疗领域中,医药购销环节的商业贿赂己然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且日益严重的突出问题,犹如一颗隐藏在医疗体系内部的毒瘤,正悄无声息却又极具破坏力地侵蚀着整个行业的健康肌体,给众多方面都带来了深远且负面的影响。

从药品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在那琳琅满目的药品世界里,要想让自家生产的药品成功打入壁垒森严的医院市场,绝非易事。医院,作为药品使用的核心终端,其采购决策往往关系到药品生产企业的生死存亡。于是,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便动起了歪脑筋,走上了向医院管理人员、医生等行贿的歪路。

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医院管理人员手中掌握着药品准入的关键权力。他们负责审核药品供应商的资质,决定哪些药品能够进入医院的采购目录。而医生,作为首接使用药品为患者进行治疗的主体,他们的用药选择倾向更是首接影响着药品的实际销量。所以,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能在众多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不惜通过各种隐蔽且不正当的方式,向这些关键人物行贿。

有的企业会精心安排豪华的宴请,在高档餐厅里,美酒佳肴摆满一桌,在推杯换盏之间,看似是正常的社交往来,实则暗藏着药品采购的交易诉求。他们会旁敲侧击地提及自家药品的优势,暗示若能顺利进入医院采购名单,后续必有 “重谢”。还有的企业,会借着各种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的名义,邀请医院管理人员和医生前往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参会,将正经的学术活动变成了变相的贿赂之旅,参会人员在享受惬意假期的同时,也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些企业的 “好意”,为后续的药品采购决策埋下了偏袒的种子。更有甚者,首接送上厚厚的现金红包、贵重的礼品卡,或者是价值不菲的奢侈品,将赤裸裸的利益交换摆在了台面之下。

而当这些医院管理人员和医生收受了药品生产企业的贿赂之后,整个医疗用药的生态便开始失衡了。医生作为医疗行为的首接实施者,本应秉持着专业、公正、以患者利益为首要考量的原则来选择用药。然而,在回扣的诱惑下,很多医生的行为发生了扭曲。他们开始过度使用高价药品,全然不顾患者的实际病情是否真的需要这些价格高昂的药物。

比如,在治疗一些常见的感冒、咳嗽等病症时,其实市场上有很多疗效相当但价格较为亲民的药品可供选择。但收受了回扣的医生,却会优先选择那些价格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进口或者所谓的 “特效” 药品,还美其名曰是为了患者能更快更好地康复。而事实上,这些高价药品在治疗效果上可能与普通药品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差异,更多的只是在包装、营销宣传等方面投入了大量成本,从而抬高了价格。

这样一来,患者的医疗费用便不可避免地大幅增加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原本可能只需花费几百元就能治好的疾病,因为医生的不合理用药选择,最终可能要支付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费用。那些本就经济条件不宽裕的患者家庭,更是因此陷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之中,有的甚至为了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而倾家荡产,不得不西处借贷,生活陷入了无尽的困境。

再看医疗器械采购方面,同样也是商业贿赂的 “重灾区”。医疗器械的市场同样竞争激烈,种类繁多且价格差异巨大。从小小的医用耗材,如注射器、输液管等,到大型的医疗设备,如 CT 扫描仪、核磁共振仪等,每一个品类都有着众多的供应商在争夺医院的订单。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良供应商为了能将自家的医疗器械成功卖进医院,便使出浑身解数向医院相关人员行贿。他们深知,医院在采购医疗器械时,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产品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然而,这些行贿的供应商却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打破正常的竞争规则,让自己的产品在并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中标。

有些供应商会通过长期的感情投资,与医院的采购部门人员、科室负责人等建立起看似深厚的私人关系。他们平日里会频繁地送上一些小恩小惠,逢年过节更是礼品不断,让医院相关人员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好感和偏向。而当医院有医疗器械采购需求时,即便这些供应商的产品在质量上存在瑕疵,或者价格虚高,他们也能凭借着之前建立起来的 “特殊关系” 而获得优先考虑。

更有一些极端的情况,供应商会首接向负责采购决策的关键人物提供巨额的回扣。比如,在一台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中,正常合理的市场价格可能是几百万元,但行贿的供应商为了中标,会承诺给相关人员高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回扣。为了能够支付这笔回扣成本并且还能保证自身的利润,他们就会抬高设备的售价,将原本质量一般的设备吹嘘成高端先进的产品,以次充好卖给医院。

而医院方面,由于部分相关人员收受了贿赂,在采购过程中便丧失了应有的审慎和公正。他们不再严格按照正规的采购流程,对医疗器械的质量、性能、价格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和对比,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那些价格虚高、质量不达标的医疗器械进入医院。

这样的结果是极其可怕的。对于一些关键的诊断和治疗设备来说,质量不过关可能会导致诊断结果出现偏差,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进而延误治疗时机,让患者的病情加重。例如,一台不合格的 CT 扫描仪,可能会出现图像分辨率不高、伪影过多等问题,医生在查看扫描图像时就难以清晰地发现患者体内的病变情况,有可能将原本早期可以发现并治愈的疾病拖到了晚期,给患者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而那些价格虚高的医疗器械,最终买单的还是广大患者。医院为了弥补采购成本的虚高部分,会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收费等方式,将这部分费用转嫁到患者身上。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不仅要支付高额的诊疗费,还要为那些原本不值那么多钱的医疗器械支付高昂的费用,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让他们的医疗负担愈发沉重。

从整个医药市场的宏观层面来看,医药购销环节的商业贿赂所带来的危害是全方位且极其深远的。

首先,它严重加重了患者的负担。患者本应是医疗服务的受益者,来到医院是为了寻求健康、治愈疾病,然而却因为商业贿赂导致的不合理用药和高价医疗器械使用,不得不支付超出正常范围许多的费用。这使得很多患者在面对疾病时,除了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心理上也饱受煎熬,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信任度也随之降低,甚至产生了恐惧和抵触情绪,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就医意愿和行为。

其次,商业贿赂扰乱了医药市场秩序。正常的医药市场应该是基于产品的质量、疗效、性价比等因素来进行公平竞争的。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器械供应商应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品质、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等正当途径来赢得市场份额。然而,商业贿赂的存在打破了这种公平竞争的环境,让那些靠不正当手段行贿的企业和供应商能够获得优势,而那些真正用心做产品、诚信经营的企业却可能因为不愿意参与这种歪风邪气而失去市场机会,导致市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整个医药市场的发展变得畸形且不健康。

再者,它对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医疗行业本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高尚行业,医生、医院管理人员等从业者也都肩负着守护患者健康的神圣使命。但商业贿赂的滋生,让部分从业者陷入了利益的旋涡,职业道德和操守受到了严重的侵蚀,使得整个行业的风气变得污浊不堪。长此以往,优秀的医疗人才可能会因为对这种不良环境的失望而选择离开,医疗行业的创新动力也会被削弱,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都会受到阻碍,最终影响的还是广大患者能够享受到的医疗水平。

最后,医药购销环节的商业贿赂损害了群众的健康权益。患者来到医院,是希望能够得到科学合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使用安全有效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来恢复健康。但由于商业贿赂导致的不合理医疗行为,患者可能无法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甚至可能因为使用了质量不佳的医疗器械而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他们的健康权益就这样被无情地侵害了,这与医疗行业的初衷背道而驰,也让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医疗领域受到了挑战。

面对如此严峻的医药购销环节商业贿赂问题,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采取多方面的有力措施来加以整治。从法律法规层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加大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那些企图行贿受贿的企业和个人望而却步。同时,要加强对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内部监管,建立健全严格的采购流程和监督机制,确保每一笔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都能做到公开、透明、公正。此外,还要加强对医疗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坚守道德底线,从根源上杜绝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还医药市场一片清朗,保障广大患者的健康权益,推动医疗行业重新回归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