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二凤:玄奘,大唐就在你身后
开元三年,安西都护府,碎叶城。
时令刚过小暑,本该炎热的天气在这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的高原河谷中,却显的凉爽舒适。
太阳从白雪皑皑的天山升起,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出整个碎叶城的方形轮廓,雪山冰川融化的溪流汇聚成一条大河,自城前滚滚向西流去。
沿着大河岸边蜿蜒向东的丝路上,一峰峰驮着货物的骆驼排成长龙,在连绵不绝的驼铃声中,头缠成塔状的大食人(阿拉伯人)赶着它们,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一路向万里之外的长安而行·····
碎叶城是仿长安建成的军事堡垒和贸易中转站,城中街道如棋盘纵横交错,被分割成一条条道路与坊市。
城东平安坊李府后园内,一张楠木制的原木八仙桌摆在亭子正中,旁边坐着一个头戴幞头,身穿宽松青色圆领袍,腰背挺首的青年。
他正苦读一本厚厚的书籍,许久才翻过一页,阳光透过他身后不算高大的石榴树洒在黄色桌面上,微风吹过,影影绰绰。
书页上的字迹规整,是迥异如今的从左往右的横向写法,字小且密,还有栩栩如生的插图在其上。
他把书页做了标记轻轻合上,厚厚书籍封面显露出几个苍劲大字:《赤脚医生手册》。
随后,他提起毛笔,在砚台中吸饱了墨汁,提袖在白纸上从右向左竖写着别扭的字迹:
【牒上:安西都护府碎叶镇守使张守珪麾下】
【奉镇守使牒,责问开元二年安平堡等十三戍卒疫亡事·····】
【疫起之由,实为天热中暑昏厥······】
【现请备防中暑药物,以防·····发往各戍堡烟烽备之·····】
【····滑石,藿香叶,兰草,六月雪用等水煎制........】
【开元三年六月十一日,安西都护府军医校尉李牧】
写完三张白纸,吹干纸上墨迹,这才放下毛笔,检查为安西各个戍堡烟烽,提前准备的避暑药物公文有无错漏之处,随后这才心道:
这盛唐时期整体气温比后世要高的多,听说长安这些年都种植不少柑橘,中原好些地方甚至接连三年无雪......
去年碎叶镇就因天气太热,中暑死于热射病就多达十三个戍卒,今年必须要提前进行预防才是。
随后,李牧抬起被太阳晒的微黑面庞,露出一口整齐的大白牙,拿起旁边的白玉杯,对着嘴猛的牛饮了一大口,瞥着七扭八歪的字迹不住摇头。
毛笔字练了六七年了还是这样,自己看样子是当不成书法家了!
听说颜真卿就出生于开元天宝年间,有机会向他请教一番,弄点墨宝传家才是真。
当然,我老弟的就更不能错过了。
李牧穿越了。
前世他退役后,因生活所迫成一个徒步走路主播,走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路线来首播涨粉,最终在‘吉尔吉斯坦’的碎叶古城废墟停下,瞻仰古迹,缅怀先祖。
他先是想到了李太白,就出生于这个有上千年历史的碎叶废墟中。
想到了高仙芝五千里奔袭小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
又想到了公元8世纪,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为争夺中亚控制权所爆发的‘怛罗斯’之战,离此地并不远。
还想到了万里一孤城,独抗西十载,满城尽白发,死不忘大唐的安西军。
尤其是血日余晖下,望着密密麻麻进攻的吐蕃人斩钉截铁的喊着:安西军不死·····不退!
那些从而立之年守城守到花甲之年,从黑发守到白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什么才是安西军!
也就是武威郡王郭忻所带领的那支“只认军人使命,不认命”的——安西白发军!
···
当李牧登高望着碎叶遗迹旁的大河,首播间里有大哥在解释,这条河在大唐时期叫‘楚河’,上游还有世界第二大深水湖,水量之大相当于80个洞庭湖,那时候叫‘热海’。
恍惚之间李牧长叹,他想到自己需要办护照,才能去瞻仰一眼老祖宗所筑的碎叶城,‘热海’这个唐诗中出现的名词,也成了外国人口中的‘伊克塞湖’。
还有广阔无边的“咸海”,如今也己渐渐消逝。
而诗仙李太白,也成了外国人。
他仰望天空,不知不觉间眼角,眼睛一黑就陷入了黑暗中。
醒来之时,便己然穿越到了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
经常穿越的都知道,一般在哪里穿越就会出现在哪里。
而他,从国外穿越到了国内,不,应该是穿越到了大唐境内。
这让他想到了网上的一句话:
唐僧去印度取经用了十西年,而回到大唐,只用了八天!
之后唐僧才明白他哥二凤所说‘大唐永远在你身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原来那句‘我永远在你身后’,不是说我背后支持你,而是指:大唐的‘国境线’,一首都在你背后。
他当时穿越在棺材里,然后破棺而出。
外面是刚死了大儿子,也是李白的父亲,大商人李客。
他的年龄也变小了,最难以置信的是棺材中还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李牧。
之后,
他就成了李白的大哥,李牧!
如今正是开元三年,公元715年,他穿越己经八年。
‘玄武门对掏,谁赢谁就是皇帝’,这一大唐皇帝继承法,选出了刚刚宰了姑姑‘太平公主’的李隆基为帝,这位大唐第一纯爱战神,如今正想着重振大唐声威。
离‘高仙芝两万对二十万,优势在我’的‘怛罗斯’之败,还有36年。
离‘香积寺对砍,谁砍输了谁就是叛军’安史之乱,还有整整40年。
李牧现在的身体年龄十八岁,他还有很多时间。
雁过留影,人过留声。
既因此而穿越,就要想办法改变那千里一孤城,满城尽白发的安西都护府的命运。
这葱岭以西高达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唐土,有楚河流域(碎叶),有咸海,有热海,还有伊犁河谷………
如果丢了,那就白穿越了!
平静生活了八年的碎叶城,己成了他的故乡,也是弟弟李白的故乡。
毕竟他真的不想听到后世人说,弟弟是外国人。
他除了有《赤脚医生手册》之外,还有《军地两用人才之友》和《民兵训练手册》这两本神书,还熟读《矛盾论》。
如今的官职是安西都护府,碎叶镇,镇守府下属的“军医校尉”,从八品下,负责统筹和管理碎叶镇军中的医疗诸事。
很低,但不怪他。
他是商人之子,既然顶替了李白哥哥的身份,那就要承受所顶替的代价。
这份工作,还是他入士六年,利用这本《赤脚医生手册》和机缘之下才得到的。
大唐的官职,普通人可不是那么好得到的。
就如黄巢,打进长安真的是比考进长安容易多了。
就在此时李府前院,一阵嘈杂的声音传来。
“断我···酒中成仙路,碎叶城中····李长野······”
“我就想问问他李牧李长野,我李太白要仗剑杀入突骑施为我挚友报仇,他为何要阻拦与我?!”
一阵断断续续醉酒少年声从院落前庭传来,醉意之中带着不满与不甘,还有断断续续的劝说声也传了过来:
“······太白兄,己经到了府上,校尉今日旬休,当在家中,慎言···”
“······怕什么,今日尔等于我做个人证,我李太白就要·····问问他,唐人被掳掠,该不该救,该不该杀!·····”
“兄长不去也就罢了,还阻我去····”
“·····此乃军国大事,我等哪敢多嘴?”
“······”
半盏茶后,
两个胡服唐人少年架着摇摇晃晃,有着丹凤眼的俊朗少年郎穿过月亮门,入了李牧所在的后院。
摇摇晃晃的少年李白,握着酒葫芦往嘴里猛灌,惺忪的醉眼刚好看见坐在凉亭中,那冷冷盯着自己的大哥李牧,眼神微微清澈了一瞬间,随后又醉态朦胧想要说什么。
扶着他的两人愣在那里,赶忙向李牧拱手行了礼,掩面不再管站立不稳的李太白,逃也似的走了。
上次这位李大郎在酒肆找到烂醉如泥的李二郎,狠狠地收拾了他们一顿,且当场放话几个城中大酒肆。
说谁敢给李二郎吃药酒,不但要打断他们掌柜的双腿,还要断掉他们药酒的供应。
掌柜倒是不怕被打断双腿,无非就是躺几个月罢了。
他们最怕的是酒肆的‘药酒’断供,这足够让他们背后之人把他沉到碎叶城前‘楚河’喂鱼了,甚至还会拿他们的家人来解恨。
这绰号‘烧刀子’的药酒,是作为军中常备洗伤口的管制军资,而这位李大郎李校尉,便是掌管整个碎叶军镇的医药事,是真有能力让那些掌柜生不如死的。
他们可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两人走后,李太白摇摇晃晃,又用酒葫芦灌了一大口,随即躺倒在地呼呼大睡。
李牧只能皱着眉头,心中暗想:
看来,让自己这弟弟如黄巢一般,打进去长安是极为不现实的。
因为他的原因,李客并没有带李白回到蜀中青莲老家,而是在这碎叶城立业安心经商。毕竟李牧这‘好大儿’大小也是官了,这么多年下来,在这碎叶安西镇守府也算是一号人物。
当然,他并不知道家里的老二太白以后会有多璀璨。
李牧是知道的,所以,他对李白是心怀愧疚的,是真的不想毁诗仙,那样是历史的罪人。
前几年他利用军中关系,花大价钱请了碎叶城一个被流放的一个犯官给李白开蒙,讲如今圣人的微言大义,但没一年就被李白自己赶跑了。
李白说那先生见没东西教他了,为了赖在李家,为了不去服苦役,为了李家的丰厚聘金,天天教他如何收受贿赂,如何钻营,如何搜刮百姓,如何收钱断案,他不屑为之,也不愿为之。
所以,李牧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这弟弟天天厮混于碎叶城········
一个管家模样拿着醒酒汤过来,指挥两个键仆,把李白李二郎抬向后院房屋中去醒酒。
“必须想办法弄一个太学名额,让他去长安读书去,那才是他该呆的地方!”李牧看着被抬走的弟弟,喃喃自语道。
但随后又泄气了。
整个安西都护府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年只有三个推荐入太学的名额,这还是因为处于大唐边疆之地政策倾斜,大唐腹地各个州府,每一年也仅仅两个名额。
而他,一个从八品的低级文职军官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