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从万念俱灰到无为道祖

第1章 凡尘桎梏,无尽悲苦

加入书架
书名:
道德经:从万念俱灰到无为道祖
作者:
罗曼妮
本章字数:
5160
更新时间:
2025-06-22

尘土飞扬的枯石镇,像是无为平原一块干硬的牛皮癣,顽固地贴在这片广袤而贫瘠的土地上。镇子里的空气,常年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牲畜粪便、汗水与绝望的复杂气味。此刻,这气味中又添了几分血腥与铁锈的冰冷。

天心王庭的卫兵,一群穿着制式皮甲、腰挎弯刀的壮汉,如同一群闯入鸡圈的恶狼,正耀武扬威地在镇中“征缴”所谓的“王庭贡赋”。他们盔明甲亮,与镇民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模样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尘远蜷缩在自家破败土屋的门洞阴影里,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努力压抑着翻腾的怒火。他眼睁睁看着隔壁的赵阿婆被两个卫兵粗暴地推倒在地,阿婆怀里揣着的半块黑面馍馍滚落在尘土中,沾满了污秽。

“老东西,就这点玩意儿还想藏?”一个满脸横肉的卫兵狞笑着,用靴尖碾了碾那块馍馍,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今年的贡赋,你们枯石镇是一点儿都凑不齐了?”

赵阿婆的老泪纵横,枯瘦的手颤抖着去够那块馍馍,却被卫兵一脚踢开。她的儿子,一个平日里还算壮实的汉子,此刻双目赤红,嘶吼着扑了上去:“狗娘养的!我跟你们拼了!”

“砰!”

回答他的是一记沉闷的闷响,卫兵队长手中的刀鞘狠狠砸在了汉子的后脑。汉子闷哼一声,像一截被砍断的木桩般栽倒在地,额头磕在尖锐的石子上,鲜血汩汩涌出。

“不识抬举的东西!”卫兵队长啐了一口唾沫,眼神轻蔑地扫过周围敢怒不敢言的镇民,“再有敢反抗的,这就是下场!”

尘远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赵阿婆的哭嚎,汉子倒地时的闷响,卫兵的嚣张跋扈,这一切都像是一把把钝刀,在他本就千疮百孔的心上反复切割。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像是磨盘在摩擦。

他曾是这枯石镇上最不引人注意的孤儿,靠着东家一口饭西家一碗粥勉强活下来。他见过太多的苦难,太多的不公,但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这种绝望,像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他所有的希望都勒得粉碎。

“万念俱灰……或许,这就是万念俱灰吧。”尘远苦涩地想着。他渴望改变,渴望能让赵阿婆不再挨饿,渴望能让那汉子不必受辱,但他又能做什么呢?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在这残酷的世道面前,渺小得如同一粒尘埃。

就在这时,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自尘远胸腔深处轰然炸开,冲垮了他所有的理智。他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猛地从阴影中冲了出去,嘶声力竭地吼道:“住手!你们这群畜生!”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如此微弱,又如此突兀。

卫兵们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那卫兵队长更是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尘远,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哟,又来一个不怕死的?小子,你毛长齐了没?”

尘远瘦弱的身体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他张开双臂,试图挡在赵阿婆身前,尽管他知道这毫无用处。

“滚开!”卫兵队长不耐烦地一脚踹出。

尘远只觉得小腹一阵剧痛,整个人便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般倒飞出去,重重摔在地上,激起一片尘土。五脏六腑都像是移了位,喉咙里涌上一股腥甜。

“噗——”他吐出一口鲜血,眼前阵阵发黑。

“不自量力的东西!”卫兵队长冷笑着,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在这天心王庭的治下,王法就是天!你们这些贱民,就该乖乖听话,还敢妄谈什么公道?”

王法?公道?

尘远躺在冰冷的地上,身体的剧痛让他几乎麻木,但心中的那份不公与怨怼却愈发清晰。他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感席卷全身。他想不通,为什么善良的人总要受苦,为什么作恶的人却能耀武扬威?

难道这世间,真的没有天理了吗?难道这天地,真的对万物的苦难视而不见,任由其自生自灭吗?一股对“天地不仁”的怨气,在他心中悄然滋生。

“为何如此不公?为何我如此弱小?”他一遍遍地问着自己,却得不到任何答案。绝望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他甚至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了。

就在他意识将要涣散之际,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抹异样。

在那堆被卫兵踢散的瓦砾之中,一卷古朴无华的竹简,静静地躺在那里,毫不起眼。它不知何时滚落到了尘远的身边,仿佛一开始就在那里等待着他。

竹简很旧,甚至有些残破,上面没有任何文字,也没有任何装饰,就像是被人随意丢弃的废品。

尘远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尖触碰到了竹简。

一股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暖流,从竹简上传来,顺着他的指尖,悄然渗入他的身体。

这股暖流并不强烈,却像是一缕初春的阳光,驱散了他心头积郁的寒意。那股沉重的绝望,仿佛被这股暖流轻轻拨开了一道微不可察的缝隙。

奇异的感觉在他心中蔓延。他躺在那里,身体依旧疼痛,周围依旧是赵阿婆的哭声和卫兵的叫骂声,但他的心,却在这一刻,进入了一种奇特的半冥想状态。

朦胧中,他不再执着于“反抗成功”,也不再奢望“改变现状”。那种想要“控制”命运的强烈渴望,那种因为无法掌控而产生的愤怒与不甘,在这一刻,竟然奇迹般地松动了。

仿佛有什么沉重的东西,从他身上剥离了出去。

紧接着,他手中的竹简,那原本空白无一字的表面,突然泛起了一层更加清晰,却依旧柔和的光晕。

光晕之中,几个模糊的古老文字,如同水墨入水般缓缓浮现,又仿佛首接烙印在他的脑海深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声音,不似人言,更像是一种来自亘古的低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在他心湖中荡起层层涟漪。

世俗的苦难,王庭的秩序,难道这些都不是恒常不变的吗?真正的“道”,又是什么?

尘远无法理解这句箴言的深意,但他却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这种宁静,并非麻木,也非放弃,而是一种如同暴风雨过后,天地间万籁俱寂的澄澈。

他的呼吸变得平缓,身体的疼痛似乎也减轻了许多。他依旧躺在地上,却感觉自己仿佛漂浮了起来,暂时忘却了周遭的一切苦痛,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手中这卷神秘的竹简之上。

这突如其来的宁静,让他感到一丝困惑,却又有一丝莫名的安心。

就在这时,那卫兵队长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下意识地回头,目光扫过尘远所在的这片废墟。他的眼神锐利,带着审视。

虽然卫兵队长并没有看清尘远手中的竹简,甚至可能只是随意一瞥。

但就在他目光扫过的瞬间,尘远手中的竹简,却猛地发出一道只有他自己才能感知到的,极其细微的波动。

那波动,轻柔却又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意味,仿佛在回应着什么,又像是在警示着什么。

尘远的心,猛地一跳。

这宁静,并非结束。

某种更深的未知,正在前方等待着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