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行

第二章 少年受伤

加入书架
书名:
山野行
作者:
作者岁月静好安暖相伴
本章字数:
3716
更新时间:
2025-06-20

夜枭的啼叫未落,少年手中的匕首突然哐当坠地。他弯腰拾起时,小燕子看清刀刃上凝固的暗红血迹——分明是新鲜的兽血。“后山的野狼群最近总往这边窜。”少年将匕首收入鞘中,槐木锄柄重重杵在地上,惊起草叶间的蟋蟀,“我怕它们伤了菜苗。”

小燕子紧绷的脊背慢慢放松,却见少年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摊开时,露出半块带着齿痕的烤野兔:“今早设的套子,分你一半。”焦脆的兔皮在月光下泛着油光,香气混着泥土味钻进鼻腔,她忽然想起爷爷临终前攥着的衣角,也是这样沾满烟火气。

次日破晓,两人在田头发现深深的狼爪印。少年抡起槐木锄头在田边挖出陷坑,小燕子则将晾晒的艾草捆成火把。正午日头最毒时,山风裹挟着浓重的腥气掠过菜畦,二十余匹灰狼从荆棘丛中缓缓走出,为首的头狼独眼泛着幽绿的光。

“点火!”少年的吼声惊飞林间白鹭。小燕子将艾草火把掷向陷坑,干草瞬间腾起丈高火焰。狼群却并未退却,独眼狼仰头长嚎,两侧突然窜出几只幼狼,首扑刚出苗的菜田。千钧一发之际,小燕子抽出竹弓,箭羽精准擦过幼狼耳畔,钉入身后树干——那是爷爷教她的“驱兽箭”。

狼群僵持片刻,终在独眼狼的带领下退入山林。少年蹲下身检查受惊的菜苗,裤脚滑落处,小燕子看见他小腿缠着渗血的布条。“昨天巡山时摔的。”少年慌忙扯下布条,却被她按住手腕。月光下,她学着爷爷的样子,用捣碎的车前草敷在伤口上,指尖触到少年发烫的皮肤时,听见对方急促的呼吸声混着山风,轻轻掠过耳际。

击退狼群后的日子,山间的晨雾都染上了暖意。小燕子在田垄边竖起竹制的稻草人,风过时秸秆发出沙沙轻响,惊得偷吃菜叶的麻雀扑棱棱乱飞。少年则在沟渠旁搭起简易的竹棚,将新捉的泥鳅和小鱼养在木盆里,水面漂浮的浮萍随着涟漪轻轻晃动。

深秋时节,菜畦里的萝卜缨子长得郁郁葱葱。小燕子握着爷爷留下的锈锄头,小心翼翼地刨开的泥土,当圆润的白萝卜露出半截时,她兴奋地喊来少年。两人蹲在田埂上,一边拔萝卜一边说笑,忽然听见山道上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五个扛着锄头的村民出现在视野里,领头的正是那日拄枣木拐杖的老者。"这片地是我们王家村的!"老者用拐杖重重敲击地面,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怒意,"当年山洪过后,我们立了界碑!"小燕子心里一紧,下意识握紧腰间的竹弓,却被少年轻轻按住手腕。

"刘大爷,"少年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契约,"七年前您儿子被山匪劫走,是这位爷爷用祖传的槐木锄头救了他。作为谢礼,您亲手写了地契转让文书。"老者凑近细看,苍老的手指微微颤抖,契约末尾的朱红手印在夕阳下格外醒目。

村民们交头接耳起来,气氛逐渐缓和。小燕子突然想起爷爷图纸背面的字迹,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早在多年前,这片废田就己和槐木锄头结下不解之缘。

转眼到了隆冬,大雪覆盖了整片山林。小燕子和少年在茅草棚旁搭起暖窖,将收获的萝卜白菜妥善储存。除夕夜,两人围坐在火堆旁,铁锅里炖着用新米熬的粥,飘着几片腌萝卜。少年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只烤得金黄的山雀。

"尝尝我的手艺。"少年笑着递过竹签,火光映得他的脸微微发红。小燕子咬了一口,外酥里嫩的山雀肉混合着香料的味道,让她想起和爷爷打猎的日子。

开春时,王家村的村民们纷纷送来种子。老者带着儿子也来了,还带来半袋珍贵的麦种。"丫头,"老者叹了口气,"当年要不是你爷爷,我白发人就送黑发人了。这地,你放心种。"

时光流转,荒地渐渐变成肥沃的良田。小燕子在田边种上了野杜鹃,每到花开时节,整片田地都被染成粉色。少年则在山脚下开垦出一片果园,栽下了桃树和李树。

某个清晨,小燕子在给菜苗浇水时,发现篱笆外站着个背着包裹的年轻书生。"请问,这里是卖菜的地方吗?"书生腼腆地问,"我在镇上开了间饭馆,想问问能不能长期进些新鲜蔬菜。"

少年擦着汗从果园跑来,三言两语谈妥了生意。看着书生远去的背影,小燕子忽然有些感慨:"没想到,我们种的菜能卖到镇上去。"

"以后还会卖到更远的地方。"少年望着连绵的青山,眼中满是憧憬。山风拂过,菜畦里的菜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新的故事。

多年后,山脚下建起了热闹的集市,来来往往的商贩都会在小燕子的菜摊前驻足。她的竹弓早己挂在茅草屋的墙上,取而代之的是一把磨得发亮的锄头。而那个带着槐木锄头出现的少年,始终陪在她身边,和她一起守护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每当夜幕降临,小燕子总会想起爷爷临终前未说完的话。或许,那些藏在断崖石缝里的秘密,早己化作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株菜苗,每一缕炊烟,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诉说着平凡而温暖的故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