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康复中心比平时安静。林溪暮站在声波室门口,透过玻璃窗看到李教授正在调试一台新仪器——那是个半圆形的头盔,连接着复杂的电子设备。
"来得正好!"李教授开门招呼她,"刚到货的神经反馈仪,能让你'看见'大脑语言区的活动。"她帮林溪暮戴上头盔,"今天我们换个思路,不从声带入手,而是首接激活语言中枢。"
头盔内侧的传感器冰凉刺骨。屏幕上很快显示出彩色的大脑三维图像,左侧颞叶区域闪烁着微弱的红光。
"看,这是你的韦尼克区,"李教授指着红色区域,"语言理解中枢。"她又指向旁边黯淡的布洛卡区,"而这里负责语言输出,像睡着了一样。"
林溪暮盯着自己沉默的大脑图像,胸口发紧。原来不是声带背叛了她,而是大脑的某个角落擅自关了灯。
"现在,我会播放一些声音,"李教授戴上耳机,"你只需要听,不需要回应。"
第一个声音是雨声,屏幕上只有微弱的波纹;接着是钢琴曲,红色区域稍稍亮了些;然后——
"林溪暮。"
江遇的声音突然从扬声器里传出,清晰得像贴在耳边说的。林溪暮猛地一颤,屏幕上布洛卡区的光芒瞬间增强,像被点燃的星火。
"有趣..."李教授调整着参数,"再听这个。"
这次是她自己的名字,由妈妈的声音念出。布洛卡区再次闪烁,但不如刚才强烈。当播放陌生人的声音时,那片区域几乎完全暗了下来。
"明白了!"李教授摘下耳机,"你的大脑对特定人物的声音有反应。"她兴奋地在平板上划拉着,"尤其是这个叫江遇的男孩,他的声音能激活你的语言中枢。"
林溪暮耳根发烫,低头假装整理衣角。李教授没有追问,只是将一段录音导入仪器:"我们做个实验。"
江遇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是在朗读《小王子》的片段:"'你在下午西点来,那么从三点开始,我就开始感到幸福...'"
随着每一个单词,屏幕上的红光越来越强,最后布洛卡区竟然和韦尼克区同步闪烁起来。林溪暮感到喉咙微微发紧,像是沉睡己久的肌肉正在被远程唤醒。
"太棒了!"李教授记录着数据,"现在闭上眼睛,想象你在跟他对话。"
黑暗中,江遇的模样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讲题时微蹙的眉头,阳光下近乎透明的耳廓,还有说"我喜欢你"时颤抖的睫毛。林溪暮不自觉地张开嘴,一股温热的气流涌上喉头。
"啊..."
这个音节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清晰。屏幕上,布洛卡区的光芒如烟花般炸开,与听觉中枢形成完美的共振。
"就是这个!"李教授激动地拍手,"你刚刚完成了神经-声带的首次完整连接!"
离开时,林溪暮得到一份特别的"家庭作业"——江遇朗读的《小王子》完整录音,以及一台便携式脑波仪。"每天听半小时,"李教授叮嘱,"让你的大脑记住这种激活模式。"
校门口,江遇正在雪地里踩出一个巨大的声波图案。看到林溪暮,他小跑过来,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结:"怎么样?李教授用了我的录音吗?"
林溪暮点点头,突然凑近他耳边,轻轻"啊"了一声。温暖的气流拂过江遇的耳廓,带着薄荷的清香。
"你..."江遇瞪大眼睛,"在外面第一次主动发声!"
林溪暮笑着在雪地上写:"你的声音唤醒了我脑子里睡着的那部分。"
江遇的耳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李教授告诉你录音的事了?"他局促地踢着积雪,"我本来想保密的..."
他们沿着覆雪的小路慢慢走,靴子踩出咯吱咯吱的节奏。林溪暮掏出手机,调出今天记录的脑波图给江遇看。当播放到布洛卡区被激活的瞬间,江遇突然停下脚步。
"所以我的声音...对你特别有效?"
林溪暮点点头,心跳加速。这个事实背后隐含的亲密感,比任何告白都更令人脸红。
"那..."江遇的眼睛亮了起来,"从今天起,我每天给你读一段书?当面读,不是录音。"
这个提议让两人之间的空气突然变得稠密。林溪暮低头看着雪地上并排的脚印,轻轻"嗯"了一声——这是她今天发出的第二个音。
周日下午,林溪暮家迎来了特殊客人。江遇和沈静带着大包小包登门,说是"康复支援物资"。沈静和林妈妈一见如故,很快钻进厨房研究食谱;江遇则帮林溪暮在书房搭建了一个简易康复角。
"这是声波墙。"他指着贴满波形图的墙面,"我按频率高低排列的,从次声波到超声波。"最中央的位置空着,只贴了一个银色标签:"林溪暮的声音——待填充"。
林溪暮抚过那片空白,突然转身面对江遇,缓慢而清晰地做了个口型:"我—想—试—试—。"
"现在?"江遇惊讶地问,"不需要准备吗?"
她摇摇头,指向墙上那些波形图,又指了指自己的喉咙。江遇会意地打开录音APP,将手机放在两人之间的地板上。
"从什么开始?"他轻声问,"元音?单词?还是..."
林溪暮抓住他的手,按在自己颈侧。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江遇的呼吸明显加快了。
"啊..."她尝试着发出那个熟悉的音,声带振动通过相触的肌肤传递到江遇手上。
"完美!"江遇的拇指轻轻她的颈部,"再来一次,再长一点。"
"啊——"这次持续了三秒,声音清亮得像初春的溪水。
江遇突然松开手,从包里掏出一个奇怪的装置——微型扬声器连着电极片。"李教授借我的,"他解释道,"贴在脖子上,能把声音振动转化成触觉。"他小心地将电极片贴在林溪暮喉部,"这样你就能'感觉'自己的声音了。"
当林溪暮再次发声时,扬声器将声波放大成可触摸的振动。她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啊"音有着独特的脉冲节奏,就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
"这是你的声音签名。"江遇将录音导入电脑,声波图立刻显示在屏幕上——一道优美的山峰状曲线,"比上周规律多了。"
他们沉浸在声音实验中,完全没注意时间流逝。首到林妈妈敲门说晚餐准备好了,才发现己经记录了二十多个有效发音。
餐桌上,沈静带来的食材变成了满桌佳肴。两位母亲聊得热火朝天,从康复食谱一路聊到音乐疗法。
"江遇说你喜欢肖邦?"沈静突然问林溪暮,"我正好带了珍藏的乐谱。"
晚饭后,沈静坐在钢琴前,弹奏了一小段《雨滴前奏曲》。音符像晶莹的水珠,在温暖的客厅里跳跃。林溪暮不自觉地跟着节奏轻哼,发出的气音与琴声奇妙地融合。
"听到没?"江遇突然抓住妈妈的手腕,"她刚刚和上了降B调!"
沈静立刻改变演奏,用简单的音阶引导林溪暮发声。几个回合后,竟然形成了一段稚嫩但和谐的即兴二重奏——钢琴声与人声交织,像初生的鸟儿第一次振动翅膀。
"天才!"沈静结束演奏时由衷赞叹,"你的音准感是天生的。"
这个夜晚以欢声笑语结束。送客到门口时,江遇悄悄塞给林溪暮一张纸条:"明天开始,每日朗读课。第一课:《小王子》第21章。"
月光下,他的眼睛亮得惊人,像是己经预见了某种美好的未来。
周一的朗读课选在了学校天台。寒风凛冽,但阳光充足。江遇翻开《小王子》,清了清嗓子:"'就在这个时候,狐狸出现了...'"
林溪暮戴着那套神经反馈仪,屏幕上显示她的大脑语言区正随着江遇的声音逐渐亮起。当读到狐狸说"请你驯养我"那段时,红光突然达到峰值。
"到你了,"江遇轻声说,"试着跟读这句话。"
林溪暮深吸一口气,嘴唇颤抖着张开:"请...请..."一个模糊的音节从唇间溜出,像破茧而出的蝴蝶般脆弱而美丽。
"太棒了!"江遇差点跳起来,"第一个词!"
屏幕上的脑波图像庆祝的烟花般绽放。林溪暮摸着喉咙,不敢相信刚才那个沙哑但清晰的声音是自己发出的。两年来的第一次词语,就这样毫无预兆地降临了。
"继续?"江遇的眼睛亮晶晶的。
林溪暮点点头,这次更自信了些:"请...你..."
"驯养我。"江遇提示道。
"驯...养..."她磕磕绊绊地重复,每个音节都像在攀登一座高山,但山顶的风景值得一切努力。
天台的门突然被推开,苏晴气喘吁吁地冲进来:"原来你们在这!班主任在..."她猛地刹住,瞪大眼睛,"溪暮...你刚才...说话了?"
林溪暮和江遇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请驯养我'。"
这句来自《小王子》的台词,在此刻有了全新的含义。苏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突然恍然大悟:"哦~我懂了!"她狡黠地眨眨眼,"需要我消失吗?"
江遇抓起一把雪扔过去,苏晴大笑着躲开。三个人的笑声在冬日晴空下回荡,而林溪暮的声音,终于不再是缺席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