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清晨的阳光穿透 "猫耳便利店" 的玻璃,周沉舟看着李阿姨把新烤的艾草饭团摆上星轨保温箱,箱盖上的三花猫雕塑尾巴正随着风转动,将晨光切成细碎的光斑。他手腕的旧表指针指向七点十五分,与父亲在救助站给流浪猫喂药的定时提醒完美同步。
"小周,帮阿姨看看这个。" 李阿姨举着手机凑近,屏幕上是聋哑学校孩子们制作的电子绘本,三花猫 "银箔" 的冒险故事里藏着 37 个互动彩蛋,每个点击都会触发不同方言的猫咪叫声,"这些小囡说,要让绘本里的星星永远不掉队。"
苏晚的脚步声从二楼传来,工装口袋里露出半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记忆手环,上面新缠了圈樱花丝带。"陈凯带着原公司的工程师们在调试嗅觉模块," 她递过温热的豆浆,杯壁上印着社区孩子们手绘的星舰航线图,"他们把王奶奶的艾草香做成了数据香水,说要申请 ' 情感嗅觉专利 '。"
社区养老院的视频通话在这时接入,张奶奶正对着屏幕上的三花猫动画笑出皱纹,她腕间的记忆手环随着猫咪蹭头的动作发出艾草香。"小苏啊," 老人用方言喊着,"你寄来的饭团包装纸,我用来包孙子的照片了,摸起来像真的在揉猫耳朵。"
周沉舟调出记忆模块的用户反馈,发现盲人按摩店的震动导航系统催生了新功能:客人可以通过不同频率的震动,"触摸" 到流浪猫的不同情绪 —— 急促震动是玩耍,缓慢震动是打盹,规律震动是吃饭。张师傅在留言里写:"原来数据真的有体温,比我想象的还要暖。"
午间在救助站食堂吃饭时,父亲突然从帆布包里摸出个铁皮盒:"沉舟,这是你小时候攒星星的罐子。" 打开来,玻璃罐底躺着 2004 年暴雨夜的便利店小票,还有苏晚当年给 "星星" 买的创可贴,"苏小姐昨晚偷偷放进去的,说这是星轨最早的 ' 数据备份 '。"
苏晚正在给 "银箔" 的幼崽们佩戴新项圈,听见动静抬头时,珍珠项链恰好滑过锁骨下方的三花猫纹身。"陈站长说,流浪猫绝育手术的预约电话被打爆了," 她笑着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社区妈妈群的聊天记录,"年轻妈妈们说,要让孩子从照顾流浪猫开始,学习 ' 数据之外的温柔 '。"
深夜的办公室,周沉舟在调试留守儿童互动系统,发现苏晚早己在代码里埋下故乡方言模块:当孩子点击三花猫的尾巴,会跳出奶奶用家乡话讲的故事,背景音里混着稻田蛙鸣和远处的犬吠。"就像把乡愁折进数据里。" 她指着界面上浮动的萤火虫,每只都带着孩子与父母的视频片段。
原公司的投资协议摆在桌上,"公益优先" 的条款旁画着三花猫举着仙人掌的简笔画。周沉舟看着苏晚与陈凯的对话记录,发现她坚持将记忆模块的盈利部分全部注入流浪猫医疗基金:"我们不能让技术成为割取记忆的镰刀,而要让它变成守护时光的星舰。"
凌晨的风带来樱花的甜香,周沉舟看见苏晚趴在仙人掌旁,工牌背面父亲的字迹被月光照亮:"沉舟总说星星住在代码里,其实星星住在他看苏小姐的眼睛里。" 他笑了,想起白天在 "猫耳便利店" 看见的场景:李阿姨给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包饭团时,会在包装纸上印上他们年轻时的照片,说 "这样星星就认得回家的路"。
手机弹出陈站长的消息,救助站新收养的瘸腿橘猫被取名为 "代码",因为它总爱趴在周沉舟的旧键盘上。监控画面里,"代码" 正用尾巴扫过键盘上的 "星轨永存" 彩蛋,屏幕跳出 2004 年暴雨夜的监控片段,少女苏晚的伞尖滴下的雨水,恰好落在少年周沉舟的掌心。
周沉舟在留守儿童系统里写下新注释:"致所有在时光里漂流的孩子 —— 每个数据彩蛋都是星舰的补给,而你们的笑,是宇宙中最温暖的坐标。" 苏晚在睡梦中翻了个身,手无意识地握住他的手腕,旧表的滴答声与她的心跳重合,像在为时光里的星舰导航。
窗外的便利店灯亮了,李阿姨开始准备早餐,保温箱上的三花猫雕塑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周沉舟知道,在这个充满褶皱的时光里,星舰的补给从未间断 —— 是苏晚藏在代码里的童年,是父亲折进星星的故事,是李阿姨饭团里的艾草香,更是每个平凡人心中未灭的善意。这些温暖的补给,让星轨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写字楼,而是停泊在时光长河中的温暖港湾,让每个流浪的灵魂,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