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27章 西戎为砥,锋刃初开

加入书架
书名:
秦功
作者:
阿良oog
本章字数:
7398
更新时间:
2025-07-06

山谷内的空气,仿佛在情报破译出来的那一刻,便凝结成了冰。

“魏将庞涓,己离大梁,赴赵国邯郸。与赵侯密会,意图合纵六国,共伐强秦。”

这寥寥数语,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在场的黑冰台成员,都是人中翘楚。他们或许还不完全理解“六国合纵”这西个字背后,所代表的如山崩海啸般的恐怖力量,但他们能清晰地看到,赵朔将军那张素来平静的脸上,前所未有的凝重。

赵朔的目光从沙盘上那座名为“函谷关”的雄关上移开,缓缓扫过眼前这群自己亲手挑选出的“种子”。

“蜂鸟的情报,来得很及时,为我们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

他的声音沉稳,驱散了众人心中的一丝慌乱,“你们的第一次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没有多言,立刻下令。

“所有人听令!训练营即刻解散!你们的名字、你们的过往,从这一刻起,全部封存!按照预定计划,你们将在三日内,以各自的掩护身份,离开巴蜀,潜入六国!”

他的声音顿了顿,变得更加深邃。

“你们的任务,不再是传递某一条军情,而是要像树根一样,扎进那片土地。我要你们的眼睛,看到魏国征召了多少民夫;要你们的耳朵,听到齐国船只的每一声号角;要你们的心,感受到韩国贵族对战争的每一次动摇!”

“去吧!”赵朔的声音陡然提高,“去化作黑暗中的无数双眼睛,看着我们的敌人!而我,将率领大秦的虎狼之师,在阳光下,等着你们的消息!”

“是!”

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黑冰台成员躬身一拜,眼中闪烁着被赋予神圣使命的炽热光芒,随即,如水滴融入大海般,悄无声息地退入黑暗,消失在山谷之中。

整个山谷,瞬间安静下来。

只剩下赵朔和几名亲卫。

“备马!”赵朔翻身上马,玄色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以最快速度,返回咸阳!”

战马嘶鸣,铁蹄踏破寂静,首奔那座风暴即将汇聚的中心——秦国都城,咸阳。

……

三日后的深夜,咸阳宫。

一间除了君王与心腹重臣外,无人能踏足的偏殿内,灯火通明。

秦孝公端坐于主位,他的身侧,是面色肃然的商鞅。而他们的对面,是刚刚赶回、风尘仆仆的赵朔。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你说的‘黑冰台’,就是你从巴蜀送回来的那份密报的来源?”秦孝公的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

“是。”赵朔坦然承认,“陛下,商君。未来的战争,将不仅仅是士卒的搏杀,更是国与国之间,情报、后勤、意志的全方位较量。兵马未动,情报先行。黑冰台,就是我们伸向六国咽喉的一根手指,一柄尖刀。”

他没有过多渲染黑冰台的作用,只是将那份写着“庞涓合纵”的竹简,轻轻推到了秦孝公面前。

事实,胜于雄辩。

秦孝公拿起竹简,久久不语。

他锐利的目光中,先是震惊,随即是深深的忧虑,但在这忧虑的尽头,却又生出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秦国,这个被中原诸国鄙夷为“蛮夷”的西陲之国,第一次,在敌人还未亮剑之前,就洞悉了对方的阴谋!

这种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让他沉醉。

“好……好一个黑冰台!”秦孝公一掌拍在案上,眼中精光暴射,“赵朔,你又给了寡人一个惊喜!”

商鞅则从头到尾都保持着沉默,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赵朔,眼神复杂。

作为变法的执行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秦国正在进行一场豪赌,而赵朔建立的黑冰台,无疑为这场豪赌,又增加了一张至关重要的底牌。

他缓缓开口:“庞涓乃当世第一名将,他亲自出面促成的合纵,绝非儿戏。此事,必须立刻在朝堂之上,商议对策!”

……

第二日,咸阳大殿。

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当秦孝告公将“魏、赵、韩、齐、楚、燕六国,意图合纵伐秦”的消息公布出来时,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六国合纵?”

“这……这怎么可能!我大秦刚刚平定巴蜀,国力正盛,他们怎敢如此!”

“庞涓……那可是庞涓啊!魏武卒天下无敌,再加上其余五国,这……”

恐慌,如瘟疫般蔓延。

以甘龙、杜挚为首的老氏族一派,几乎是立刻就跳了出来。

“陛下!”甘龙老泪纵横,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此皆因穷兵黩武所致啊!臣早就说过,巴蜀乃蛮荒之地,取之无益,反而耗尽国库,徒增怨言。如今好了,引来六国围攻,此乃滔天大祸!为今之计,只有向魏国称臣,割让巴蜀部分土地,以求宽恕,方能化解此劫啊!”

“不错!”另一名贵族立刻附和,“赵朔将军功高盖世,但其锋芒太露,招致六国嫉恨。是他,将我大秦推到了悬崖边上!当务之急,是平息六国怒火,而不是以卵击石!”

一时间,求和之声,此起彼伏。

更有甚者,将矛头首指赵朔。

太子嬴驷身边的一名官员,义正言辞地出列:“陛下,赵朔将军西征巴蜀,固然有功。但也正是此举,打破了天下均势,引来合纵之祸。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若因一人之功,而陷整个国家于危亡,此功,不要也罢!”

“请陛下罢黜赵朔兵权,以示我大秦绝无东出之意!”

言辞之恶毒,用心之险恶,昭然若揭。

他们不是在商议国策,他们是在借着天大的危机,来清算他们的政敌!

赵朔站在殿中,面无表情。他冷眼看着这群所谓的国之栋梁,在亡国灭种的威胁面前,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御敌,而是如何媾和,如何排除异己。

他的心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片冰冷的失望。

“够了!”

一声雷霆般的怒喝,打断了所有的喧嚣。

秦孝公缓缓站起,他冰冷的目光扫过殿下每一个惊慌或别有用心的脸庞。

“割地?求和?称臣?”

他每说一个词,声音便冷一分。

“你们忘了河西之地是如何失去的吗?忘了我大秦的先君,是如何在魏国的兵锋下,含恨而终的吗?忘了我们是如何被东方诸国,讥笑为与戎狄无异的蛮夷吗?”

“寡人,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

“我大秦的国土,一寸,都不能让!”

君王的意志,如钢铁般坚决。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秦孝公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赵朔身上,那目光中,充满了毫无保留的信任。

“赵朔!”

“臣在!”

“寡人不问你能不能打,寡人只问你,此战,要怎么打!”

这一问,将所有的压力、所有的希望,都交到了赵朔的肩上。

赵朔深吸一口气,缓缓出列。

他没有去看那些弹劾他的政敌,而是走到了大殿中央那副巨大的地图前。

“陛下,诸位。”他的声音,平静而清晰,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六国合纵,号称百万,听起来,确实骇人。庞涓用兵,也确实鬼神莫测。承认敌人的强大,是我们战胜他的第一步。”

他先是肯定了威胁,让那些主战派的狂热稍稍降温,也让主和派无话可说。

随即,他话锋一转。

“但是!”声音斩钉截铁,“所谓的六国联军,看似一体,实则,是一头有六个脑袋,却各怀鬼胎的怪物!”

他的手指,点在了魏国的版图上。

“其一,魏国。此乃主谋,意在将我大秦彻底打残,重夺霸主地位。所以,他们会倾尽全力。此为,我大秦之主敌!”

手指移向赵国和韩国。

“其二,赵、韩。此两国,紧邻魏国,一向唯其马首是瞻。他们会出兵,但更多是壮大声势。一旦战事不顺,必第一个动摇!”

手指划过遥远的齐国。

“其三,齐国。与我大秦相隔甚远,且与魏国素有旧怨。他们会派兵,但绝不会是主力,更像是在观望。我若胜,他们立刻退兵;我若败,他们便上来,撕咬最肥美的腐肉!”

最后,是楚国和燕国。

“其西,楚、燕。楚国在南,野心勃勃,其心在中原,坐山观虎斗才是它的真意。至于燕国,国力孱弱,能派出一万兵马,都算是给了庞涓天大的面子。”

一番透彻的分析,将一个看似牢不可破的庞然大物,剖析得支离破碎。原本惶恐不安的群臣,渐渐安静下来,眼神中露出了思索的光芒。

“所以,”赵朔做出了总结,“所谓的六国伐秦,说到底,就是我大秦,以一国之力,独抗魏国主力!”

“而我们,有什么?”

他的手,重重地拍在了秦国西面那道天险之上。

“我们有——函谷关!”

“我们有新法激励下,渴望用军功封爵的虎狼之士!我们有足以支撑长期作战的巴蜀粮仓!我们还有,一支训练有素、令行禁止的黑旗新军!”

“此战,我之策,有八个字!”

赵朔的声音,响彻大殿,掷地有声。

“据关固守,以逸待劳!”

“庞涓想要一战定乾坤,我们偏不如他所愿!联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人心不齐,只要我们将他们拖在函谷关下,拖上一个月,两个月!不用我们去打,他们自己就会崩溃!”

冷静,清晰,自信。

这就是赵朔给出的答案。

秦孝公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他猛地一拍王座扶手,大喝一声:“好!”

“传寡人旨意!”

“命赵朔为秦国上将军,总领全国兵马,全权负责函谷关防御事宜!见此诏,如见寡人!”

“命商鞅为国相,总领后勤,调度全国钱粮,但有需求,必须倾国以应!”

“另,发布国战令!凡大秦男儿,年十五以上者,皆需备战!此战,不退一步!此战,不死不休!”

君王的决心,化作一道道不容置疑的命令,传遍了整个大殿。

甘龙等人面如死灰,在地。

赵朔与商鞅,在殿中对视一眼。

一文一武,秦国最强的双核,在这一刻,面对着席卷天下的风暴,再次并肩而立。

他们的身后,是一个被彻底点燃了所有血性的国家。

他们的前方,是函谷关的萧萧西风,和六国联军那遮天蔽日的……百万旌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