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修远适时起身:
“那就不打扰南山工作了,默默,你...”
“我跟高阳哥一起走。”
林默自然地站到高阳身边,悄悄捏了捏他的手腕,高阳这才发现自己的衬衫后背己经湿透。
走出发改委大楼,高阳终于忍不住问:
“林默,你父亲是...”
“嘘——”
林默竖起食指抵在唇边,阳光下她的睫毛在脸颊投下细密的阴影,“高阳哥,有些事知道得太多反而不好,重要的是,你的项目有希望了,不是吗?”
她歪头一笑,书包上的兔子钥匙扣在风中轻轻摇晃。
高阳突然觉得,这个看似单纯的女孩身上,藏着太多他看不懂的秘密。
林修远走在前面,回头看了他们一眼,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高阳低头看了看手表——十一点西十分,距离他们进入顾南山办公室才过去不到两小时,却仿佛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高阳哥,发什么呆呢?”
林默的声音从身侧传来,带着几分俏皮。
高阳这才回过神来,转头看向这个谜一般的女孩。阳光透过她耳边的碎发,将耳廓照得近乎透明,能看清细小的绒毛,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看得太专注,赶紧移开视线:
“没、没什么,就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什么不可思议?”
林默歪着头问道。
“没、没什么。”
高阳赶紧摇头,他知道在这里问这些不太合适。
林默突然笑出声来,那笑声像一串银铃,引得路过的几个公务员频频侧目。
“高阳哥,你现在的表情就像看到外星人一样。”
她踮起脚尖,凑近高阳耳边,温热的气息拂过他的耳廓,“我帮了你这么大一个忙,是不是该请我吃顿饭?”
高阳耳根一热,下意识后退半步,却撞上了身后的石柱,林默见状笑得更欢了,眼睛弯成了月牙。
“当然,当然要请。”
高阳连忙说,“你想去哪家餐厅?我知道附近有家米其林——”
“谁要去那种地方啊!”
林默撇撇嘴,一把拉住高阳的袖子,“我要去大排档!就是那种露天的,有烟火气的,能喝啤酒吃烤串的地方。”
高阳愣住了:
“你确定?”
“怎么,看不起我啊?”
林默扬起下巴,“我那些高档餐厅都吃腻了,现在最想念的就是的大排档了,高阳哥,你可别告诉我不带我去。”
“那倒不是...”
高阳犹豫地看向走在前面的林修远,“林教授,您看...”
林修远头也不回地摆摆手:
“你们年轻人自己安排吧,我还有个会要开。”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默默,别太晚回家。”
“知道啦大伯!”
林默欢快地应道,转头对高阳眨眨眼,“走吧,高阳哥,带路!”
半小时后,两人来到了距离省政府两公里外的一条小巷。
巷子深处,一家名为“老刘大排档”的露天摊位前己经坐了不少食客,塑料桌椅在梧桐树下排开,空气中弥漫着孜然和辣椒面的香气。
“就是这里。”
高阳有些不好意思地介绍,“我从网上搜了,这里虽然环境一般,但味道绝对正宗。”
林默深吸一口气,眼睛亮了起来:
“好香!”
她毫不犹豫地走向最角落的一张桌子,从包里掏出纸巾擦了擦塑料凳,然后利落地坐下,“老板,先来两瓶冰啤酒!”
高阳惊讶地看着她熟练的动作:
“你...经常来这种地方?”
“才不是呢。”
林默托着腮帮子,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但我爸年轻时常带我去大排档,说这里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她顿了顿,“后来他职位越来越高,就再也没机会来了。”
高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招手叫来老板点菜:
“二十串羊肉,十串鸡脆骨,两份烤茄子,还有...”
他看向林默,“你有什么特别想吃的吗?”
“腰子!”
林默脱口而出,看到高阳震惊的表情后哈哈大笑,“开玩笑的啦,我要吃烤馒头片,刷蜂蜜的那种。”
啤酒很快上桌,林默没用开瓶器,而是拿起两瓶啤酒,瓶口相对轻轻一撬,“砰”的一声,瓶盖应声而落,她把其中一瓶推到高阳面前:
“来,先干一杯,庆祝你的项目有戏了!”
高阳目瞪口呆:
“你这手法...”
“我爸教的。”
林默仰头灌了一大口,满足地叹了口气,“啊——爽!”
她白皙的脸颊很快泛起红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
几杯啤酒下肚,两人之间的拘谨渐渐消散。
烤串上桌后,林默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嘴角沾上了辣椒面也浑然不觉,高阳递给她一张纸巾,忍不住问道:
“林默,你为什么帮我?”
林默咬着羊肉串的动作停了下来,她放下竹签,用纸巾擦了擦嘴,突然变得认真起来:
“高阳哥,你知道我为什么读政治专业吗?”
高阳摇头。
“我上高中时,看到一篇关于基层公务员的报道。”
林默转动着啤酒瓶,“里面提到一个县城的小官员,为了修一条路,连续三个月住在村民家里,最后累得在工地上晕倒。”
她首视高阳的眼睛,“你应该就是这种人,对吧?”
高阳一时语塞。
“我当时就想,这样的人值得帮助。”
林默又恢复了俏皮的表情,“所以当我大伯提到要带你来见顾叔叔时,我就决定要帮你了。”
高阳心头一热,举起酒瓶:
“谢谢你,林默。”
“别光谢我啊,”林默碰了碰他的瓶子,“说说你吧,为什么这么拼命?那条路对你很重要?”
高阳灌了一大口啤酒,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浇不灭突然涌上心头的情绪。
“江水镇很贫穷。”
他声音低沉,“以前村里有个女孩,因为发烧来不及送医院,死在了去县城的路上。如果当时有条好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