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早有准备。他从容起身,走向会议室前方,打开了另一份投影。灯光暗下,屏幕亮起,没有炫目的特效,只有扎实的论据和锐利的观点。
“感谢林市长,感谢各位领导。”张伟的声音平稳而有力,“腾霄云的技术先进性,我们毫不否认,PUE<1.15确实是标杆。但技术光环之下,我们必须穿透表象,触及一个核心且不容回避的命门——安全与自主!”
幕布上切换出清晰的架构对比图。腾霄云的技术栈被高亮标注:CPU依赖国外巨头A、B,GPU主要采购国外厂商C,核心虚拟化与管理平台亦源自海外。
“其核心基础软硬件,存在严重的对外依赖。在当前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下,关键技术断供、后门风险绝非危言耸听!”张伟语气陡然加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是国家安全、城市数据主权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画面切换至宏图智算中心的架构图:“宏图智算中心,从底层开始,构筑全国产化技术长城:
芯片:与国产龙头‘华芯’深度合作,采用其最新一代‘擎天’服务器CPU,性能对标国际主流,并通过严格测试(屏幕上展示华芯‘擎天’CPU的测试报告,关键指标被圈出)。
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基于开源深度定制优化,剔除了潜在隐患,强化了安全模块。
核心云平台:‘盘古云’!完全自主研发,历经五年攻关,核心代码自主率超95%!”屏幕上展现出“盘古云”简洁而健壮的架构图,“安全等级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这是腾霄云受制于其供应链,所无法承诺、也无法企及的安全保障!”张伟一字一顿,“没有安全的算力,再高效也是沙滩上的城堡!”
“第二点,关于成本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张伟切换图表,是一份详尽的成本对比分析,“腾霄云的方案确实庞大先进,但其高昂的**建设成本(尖端液冷、进口设备)、运营成本(品牌溢价、国际技术许可费、更高标准的运维团队),最终必然层层转嫁,由用户买单!”
一条醒目的曲线图展现:在提供同等计算(vCPU/RAM)和存储(TB)服务的情况下,腾霄云的预期服务价格,显著高于宏图智算中心,平均溢价达1.8倍以上!
“西城云谷要真正成功,核心在于什么?”张伟环视众人,抛出关键一问,“在于普惠!在于让西城本土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科研院所、肩负民生服务的政府部门,能够用得起、用得好强大的算力!这才是培育本地数字产业生态的沃土根基!”
他指向宏图的成本柱状图:“宏图依托本地化研发与生产(降低设备成本)、自主技术栈(免除巨额授权费)、集约化运营和贴近服务的优势,能将成本压缩到极致。我们承诺,智算中心投入运营后,同等算力服务的价格,不仅远低于腾霄云,也将低于目前市场平均水平至少30%!我们要做的,是数字时代的‘水电煤’,提供真正普惠、可持续的算力基础服务!”
“第三点,服务的深度与价值。”张伟的语调充满自信,“腾霄云的优势在于标准化、规模化。但西城的产业是鲜活的、需求是具体的!他们的‘尺码’未必适合西城独特的‘身材’。”
屏幕画面切换,展示西城新区生动的产业图景:智慧交通的实时数据流、孵化中心内物联网设备的密集连接、生物医药企业的分子模拟计算需求、高端制造产线的精准控制……
“而宏图,生于斯,长于斯,深耕西城。我们的‘盘古云’,其最大优势就是深度定制与无缝融合!” 几个典型案例跃然屏上:
智慧交通:“与‘西城智行’深度合作,在关键交通枢纽和边缘侧部署定制化的超低延时边缘计算节点,数据处理在毫秒级响应,让智能信控、车路协同成为可能。这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心化云难以满足的!”
生物医药:“为‘康康生物’等企业打造专用的高性能计算(HPC)集群,优化其药物分子模拟流程。同时,构建符合严格行业法规(如GxP)的合规数据沙箱环境,保障核心研发数据安全隔离。腾霄云的通用方案无法快速实现这种深度适配!”
智能制造:“与新区高端制造企业共同开发,将‘盘古云’能力与产线MES系统深度融合,提供实时数据采集分析、预测性维护、柔性排产等定制化云边协同解决方案。”
“这种基于深刻理解本地产业痛点的‘量体裁衣’,这种与城市现有数字化基座的‘无缝融合’,是外来巨头短期内难以复制、难以企及的本地化优势!” 张伟的结论掷地有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张伟的声音变得更为宏大,“宏图的格局,绝非独霸‘云谷’!我们深知,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必然是多元共生、开放协作的!”
屏幕上出现“西城云谷生态平台”的构想图,核心是宏图智算中心作为坚实基座,周围则清晰地连接着多个其他云服务商的标识,其中也包括“腾霄云”。
“宏图己主导制定并开放‘云谷’统一的云服务接入与管理标准接口。我们真诚欢迎包括腾霄云在内的所有技术先进、安全合规的云服务商,接入‘西城云谷’生态平台!”张伟的手势充满包容性,
“政府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服务门户与监管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透明、便捷、多元化的云服务选择。宏图的目标,是做好那片最肥沃的‘土壤’,是铺设好稳定可靠的‘水电煤’管线,让各类绚丽的‘应用之花’在西城盛开,而非独占所有的阳光雨露!”
张伟的发言结束,会议室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响起的是低沉而由衷的议论声。
他抽出的西把利剑——“自主可控”的国家安全之剑、“普惠成本”的民生发展之剑、“深度定制”的本地融合之剑、“开放生态”的共赢未来之剑,精准地刺穿了腾霄云华丽方案下的隐忧与软肋,更清晰地勾勒出西城云谷应有的灵魂与路径。
尤其是“生命线”般的自主可控与关乎中小企业生死的普惠成本,深深触动了在座每一位决策者的神经。
林国栋眼中锐利的光芒一闪而过,那是对张伟精准反击的赞许,更是对西城道路的无比坚定。他无需长篇大论,缓缓起身,声音不高,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与会者的心上:
“张伟同志的分析,全面、深刻、切中要害!”他目光如炬,扫视全场,“西城云谷,它姓什么?它姓‘西’!是我们西城人自己的发展平台,是我们掌握命运的核心载体!”
他稍作停顿,让“姓西”两个字在寂静中回荡。
“我们要的,绝不仅仅是纸面上耀眼的国际顶尖技术指标!我们要的,是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是数据的安全权,不容他人觊觎染指!是服务的普惠权,让创新之火在西城每一片土地上都能点燃!”
林国栋的拳头无意识地轻握了一下,“宏图智算中心作为‘云谷’核心基座的地位,是西城战略意志的体现,不可动摇!”
他话锋转向腾霄云,语气既展现了开放胸襟,又划定了清晰红线:
“对于腾霄云这样技术领先的优秀伙伴,西城的大门始终敞开,我们同样热忱欢迎!但合作的前提,是平等互利,共建生态。我们拒绝任何形式的‘主导’或‘替代’。在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政务云等项目采购上,”
林国栋的声音斩钉截铁,“将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原则。同等条件下,对实现自主可控、深度契合本地需求、提供普惠服务的解决方案,予以优先考虑!”
林国栋的总结,如同为这场惊心动魄的算力争锋落下了定音之锤。西城云谷的灵魂与边界,在此刻被清晰地定义:以本土力量为心脏,以自主安全为血脉,以普惠开放为筋骨。
腾霄云的代表陈天翼很快获悉了常委会的决议基调。失望是必然的,其总部试图通过更高层面施加影响的意图也被西城以“尊重地方发展规划自主权”为由坚定化解。
然而,50亿的投资额及其背后的技术光环,对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西城而言,依然具有难以忽视的吸引力。
后续的谈判桌上,硝烟味淡去,务实考量占据主导。议题的核心转向了:如何在“西城云谷”这个己确立本土核心的生态圈中,为腾霄云这艘航母找到合适的锚位。
是作为宏图生态平台上的一个重要服务提供商?还是专注于特定领域(如消费互联网业务支撑、国际业务接入点)的边缘节点?抑或是探索与宏图在非核心领域的技术合作?谈判艰难而漫长,每一寸商业利益的进退,都关乎西城云谷未来生态的平衡与活力。
与此同时,西城智算中心的工地上,打桩机的轰鸣昼夜不息,钢铁骨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刺向天空。
宏图科技的研发中心灯火通明,“盘古云”团队正全力攻坚,确保核心平台在数据中心落成之日便能同步交付。
张伟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孵化中心,与初创企业深入交流,了解它们对算力最迫切、最细微的需求,将这些反馈融入“盘古云”的持续迭代优化中。
宏图科技己悄然启动“西城云谷生态伙伴计划”,向本地及全国的ISV(独立软件开发商)、SaaS服务商抛出橄榄枝,共同开发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垂首领域的云解决方案。
西城新区管委会则紧锣密鼓地制定《西城云谷算力普惠补贴实施细则》与《政务及公共事业云服务采购安全指引》,将林国栋“普惠权”与“安全权”的定调,转化为可落地的政策工具。
数月后,西城智算中心一期工程在秋高气爽中宣告竣工并投入试运行。没有腾霄云曾许诺的50亿光环,但简洁现代的指挥大厅内,巨大的屏幕上跳动着“盘古云”实时监控的各项指标。
林国栋、张伟与首批入驻的本地企业代表、科研机构负责人共同启动了系统。
一家从事AI医疗影像分析的初创公司创始人,在体验区尝试调用GPU资源进行模型训练后,难掩兴奋:“这价格!这速度!比我们之前租用外部云服务便宜了近40%,而且延迟低得多!这才是我们小公司创新能承受的‘水’和‘电’!”
在西城智慧交通指挥中心,基于“盘古云”边缘节点处理的实时路况信息,刷新速度提升了数倍,为高峰期的交通疏导提供了更精准的决策支持。指挥中心主任感慨:“本地化部署的算力,响应就是快,数据也安心。”
腾霄云最终选择在西城新区边缘区域落地其数据中心项目,投资规模缩减至约30亿,定位为面向其泛互联网客户及部分非敏感政务外网服务的区域性节点。它不再是试图笼罩一切的阴影,而是云谷生态图谱中一个重要的补充角色。
奠基仪式上挥下的那一锹土,如今己托举起一座坚实的算力基石。西城智算中心强有力的“心跳”——那源自国产芯片的澎湃动力,那运行于自主平台上的安全韵律,那普惠万千企业的温暖脉动——己然成为西城云谷最鲜明、最不可替代的生命体征。
这心跳声,不仅在西岭山麓回荡,更坚定地宣告着一个内陆城市在数字时代掌握核心发展主动权的雄心与路径。
林国栋在竣工仪式上望向远方鳞次栉比的新区楼宇和更辽阔的天空,轻声对身边的张伟说:“听见了吗?这颗‘心’跳得很有力。
这只是开始,未来,它要驱动的是整个中西部的数字天空。”张伟用力点头,眼中映照着屏幕跳动的数据和窗外无限的可能。西城云谷的故事,在自主可控的基石上,在普惠开放的承诺里,正翻涌起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