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打破僵局的“神来之笔”
会议室里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餐饮集团和酒店集团的谈判陷入僵局,双方都紧紧咬着自己的底线,互不相让。苏秦剑急得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心里首犯嘀咕:“这三个月时间,就算我有三头六臂也搞不定啊!”
赵登宇努力保持着镇定,试图从商业合作的角度再次说服约翰逊:“约翰逊先生,中华美食的研发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时间去打磨,去尝试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口味。而且培训厨师也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确保他们能真正掌握中华美食的精髓。如果时间太紧张,恐怕会影响菜品的质量,这对我们双方的品牌都不利。”
约翰逊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回应:“我理解你们的难处,但酒店的运营计划是一环扣一环的,推迟合作进度会对整个集团的战略布局产生很大影响。”
就在大家都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一首默默思考的刘依然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她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分阶段推进合作。第一阶段,在一个半月内,我们先推出一份精简的特色菜品菜单,这些菜品都是经过我们验证的经典改良版,既能快速准备,又能代表中华美食的特色,同时启动线上培训课程,让酒店厨师初步了解中华美食的烹饪技巧。第二阶段,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里,我们再逐步丰富菜品,派遣我们的厨师团队到各个酒店进行实地指导和强化培训,确保菜品的品质和口味统一。这样既能满足酒店尽快开展项目的需求,又能保证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把事情做好。”
约翰逊听了刘依然的提议,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他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说:“这个方案听起来有点意思,但我还是有些担心第一阶段的菜品能否满足酒店顾客的期望。”
苏秦剑一听,立刻来了精神,拍着胸脯保证:“约翰逊先生,您放心!我们挑选的经典改良菜品都是在美食广场大受欢迎的,而且我们会根据酒店的定位和不同地区的口味偏好进行微调。比如在欧洲的酒店,我们可以适当减少菜品的辣味,增加一些奶制品的运用;在亚洲地区,则突出中华美食的原汁原味。像宫保鸡丁这道菜,在欧洲我们可以把花生米换成杏仁,更符合当地饮食习惯,同时调整酱汁甜度,迎合欧洲人的口味偏好,但依旧保留宫保鸡丁独特的糊辣荔枝味型,让他们领略到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
安晴晴也在一旁帮腔:“对呀,在装修方面,我们也可以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进行一些基础的中式风格布置,营造出中华美食的氛围;第二阶段再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和顾客反馈,进行更细致的优化。比如第一阶段,我们在餐厅入口处设置一个简约的中式屏风,用柔和的灯光营造温馨氛围;第二阶段,根据顾客对文化体验的需求,增加一些传统的中国字画、瓷器等装饰,让顾客更深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这样既不会耽误开业时间,又能逐步完善餐厅的形象。”
夏风玲紧接着补充道:“关于菜品质量把控,第一阶段我们会安排专业的美食评审团队,对酒店厨师制作的菜品进行线上评估和指导,确保每一道菜都符合我们的标准。评审团队会从食材的选用、烹饪的火候、调味的精准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严格评审,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不符合要求,都会及时指出并给予改进建议。”
约翰逊听着众人的解释,脸上的表情逐渐缓和,最后终于露出了笑容:“你们的方案很有诚意,也很有可行性。我看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推进合作。”
餐饮集团众人听到约翰逊的表态,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赵登宇站起身来,伸出手与约翰逊紧紧握在一起:“很高兴我们能达成共识,相信这次合作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然而,合作之路才刚刚开始,虽然打破了时间上的僵局,但在后续的菜品研发、厨师培训、餐厅装修等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不同地区酒店的食材供应差异、当地厨师对中华烹饪技巧的接受程度等等。餐饮集团能否顺利解决这些问题,让中华美食在国际连锁酒店中落地生根,大放异彩呢?他们又将如何应对这些新的挑战?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餐饮集团己经带着满满的信心和决心,踏上了这段充满挑战的合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