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安道:“且不论经文,再说朝廷应允招抚,其中亦多陷阱。方才所言五百贯度牒钱,又有经文修订须经朝廷核准,皆为以柔克刚之计,欲使明教渐次瓦解,化作白莲宗、神霄派那般权贵玩物。然其中最大阴谋,却是冲着将军而来,便是封将军为护法真人一事。属下有三事相询,望将军据实相告,以便属下参详。其一:何人主张封将军为护法?其二:明教教主果真通晓天机否?其三:将军与其交情若何?”
武松沉吟道:“押司当知,昔年妖星犯界时,方青娘便附会我为白虎星君,教主经书亦称于景阳冈得白虎星君启示而晓天机。我曾询教主此事虚实,教主言确实于打虎之夜途经景阳冈。我本一介武夫,不信鬼神,叵耐官家深信,故思借此谶纬取信于官家。进献天机与经书皆蔡学士操办,我未尝面圣,封护法一事不知何人主张。至于能预知女真称帝时日及国号,非教主通天,实因去岁我在登州识得女真使者。教主便是阳谷安济坊方妮,我于她有救命之恩,其志在济世救人,不欲明教分崩离析。”
王世安恍然,思忖片刻道:“原来如此。然以天机取悦官家,若不能时时呈报天机,恐日久见弃于上。”
武松道:“我在契丹、女真皆布有细作,可先期探知其重大决策。”
王世安道:“若官家命教主预卜本朝之事,如西征胜负,当如何应对?”
武松道:“押司当知,医不自治,卜不自占。天意难测,若妄测所效忠之国,必触怒上天,招致无妄之灾。官家既信谶纬,必不敢轻试。况天机岂易窥测?教主己预卜一回,少则需静修半载一年。”
王世安闻此,知武松己有应对之策,可使教主持续呈报天机,以保光明道恩宠不衰,遂颔首道:
“属下再说朝廷招抚之策。封将军为护法真人,以属下之见,恐系蔡太师主张。县尊曾言,蔡太师自将军打虎后,便有招揽之意,以备后用。然事态发展出人意料,非但未能驯服将军,反被将军以武力谋略搅乱登州、青州官场秩序。于蔡太师而言,犹如猛虎入朝堂,全不依官场规矩行事,故太师欲为将军多加桎梏,以期驯服。其一便是封官授衔,其二便是令将军与光明道捆绑。”
“使我日后不得肆意妄为?”
“将军近来可觉厌恶用武,遇事皆思以官场规矩解决?”
“确有是念。”
“将军官职愈高,权柄愈重,便愈不愿涉险,愈依赖朝廷法度、官场规矩。眼前便有高太尉为例,其出身市井,早年亦是杀伐决断,今却日趋优柔寡断。蔡太师此举,乃以官职为饵,为将军这头猛虎套上辔头。待将军行事须虑朝廷法度时,执掌天下权柄的蔡太师便再不畏将军矣。”
“若不依附官府,不过上山落草,或可聚众数千,终因粮械匮乏,难逃朝廷剿抚。”
“属下知将军苦衷。将军怀抗虏复国之志,非彼占山为王者可比,唯有借官府之势发展,以待天时。然此需名望,太师令将军与光明道绑定,正是为损将军盛名。如前所言,明教必分崩离析,底层教众将不再奉将军为神明。光明道愈得官家宠信,必有更多达官显贵入教,届时怨恨将军者必众。然历来行军打仗,靠的是黎民士卒,富家子弟几人肯上阵?待将军权柄日重,身边亲信愈多,其地位亦水涨船高,届时将军便成另一个蔡太师,行事再难独断,必得顾及身边多数人利害。”
王世安略顿,长叹道:“如此非将军依附官府发展势力,实乃官府借明暗规矩,将将军吞噬,化为自家人。此即多少有志之士入仕后,不得不随波逐流之故。当黄河泛滥时,欲逆流而上者必粉身碎骨,顺流而下或可保命,却再难自主方向。”
武松忆及前世招安旧事,良久方道:“世事难两全。押司可有良策?”
王世安道:“属下有一拙见。”
“押司但说无妨。”
“附庙堂以存身,内持独志,不役于王命;托圣道以安众,外操权柄,不乱于国政。”
“此言何解?”
“将军仍依附官府,然须保自身独立,将军之心腹、士卒,最好不与朝廷相干,如阳谷忠义社般,不奉王命,唯遵将军号令。假如此番论道,光明道得胜,将军欲如何安置关胜、宣赞、郝思文等人?”
“我有意为几位兄长在马军司谋差遣,届时我在京东,几位兄长在京城禁军,可互为犄角。”
“将军此言差矣。连将军都难逃官场腐蚀,何况那几位官人?其久在禁军,必被禁军同化,而非改变禁军。将军可曾读史?历代王朝衰微时,欲改官场积弊者皆徒劳,唯有另起炉灶。今我朝看似盛世,实与前朝开元相类,恐将步天宝后尘。”
武松思及孙立、杨志,确己入仕又不在自己辖下,虽重兄弟情义,仍难逃官场规矩束缚。
如李清秋求救时,孙立遣孙新、顾大嫂、邹渊、邹润来援,杨志派鲁智深、曹正、郑天寿相助,然其自身因都监身份,反不便进京。
思及此,叹道:“然今我不过一巡检使,安置不得这许多人,况如宣指挥使,官职远大于我,若降职为我下属,岂不委屈?”
王世安道:“将军不必忧心位卑,此正属下策略后半:托圣道以安众,外操权柄,不乱于国政。将军当借光明道之名操持权柄,却不乱朝堂,亦不受朝堂所乱。昔年刘玄德不过织席贩履之徒,却有高官猛将相投,今将军有【抗虏护国、保境安民】之大义,较刘玄德【兴复汉室】更胜一筹。可效神霄派授箓之法,于光明道中自设一套封赏制度,如此投效者既有职位,又得银钱,更兼抗辽大义,却不受朝廷约束,何愁大事不成?”
武松道:“然方才押司所言光明道分化、终致分裂等事,仍未解决。”
王世安叹道:“世事难两全,总须有人做出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