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六十就离婚

第80 章 农村的规矩太多了,还是城里简单,鞠几个躬就行

加入书架
书名:
等你六十就离婚
作者:
醉枕烟霞数流年
本章字数:
4596
更新时间:
2025-06-14

老二家的说:“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知道啊,可是我就是心里难受。

你是头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她还跟我斗嘴来着,谁知道这一觉下去,她竟然不醒了……”

老大媳妇问:“老太太什么时候没的?头一天晚上你们就什么都没看出来?”

“我们本来打算今天让老三开车送我们俩一起回来的。

昨天下午老三媳妇做了一桌子的菜,连老三的亲家亲家母都来了,吃的可高兴了呢!

老三家儿媳妇还给老太太买了一身衣服,老太太穿了,喏,就他现在身上穿的这一身。

笑得花儿一样,还说自己命好,不但儿子的福享了,连孙媳妇的福也享上了。

还说死了都知足了。

亲家母还嫌她说话不好听,让她别整天死呀活呀的。

还说她有福气,再活10年没问题。

谁知道,她竟然真的死了呢?”

眼泪又开始往下掉。

林雪梅接过话去:“昨天晚上老三跟娘一块睡的,娘儿俩拉了好半天的话。

今天早晨我敲门让他们起床的时候,老三睡着了,娘还温着呢,想必是今天早晨才走的……”

老大媳妇张罗着要给老太太换寿衣,说是早在李建国他爹没的时候,老太太就把自己的那一套一块置办全了。

翻出来就能用。

老二媳妇拦住了:“娘说她走的时候就要穿孙子媳妇给买的这一身。

要不,就依了她?”

“那她备下的那套怎么办?”

“待会儿问问主事的,他经的事多,看把那些铺到棺里行不行……”

主事的人来了:“可以啊,这些事情怎么办怎么好。

不过,你们找一些硬币,手里脚下都给放上点。

阴间通阳间,老太太初来乍到,是需要钱来打点的……”

主事人又出去帮忙安排人报丧,他对老大说:

“我还有一个建议哈,明天才发丧的话,咱先跟近处的亲友说一声,远处的不用通知了,明天早晨一块去。

不过呢,俗话说的好,娘亲舅大,要是你娘娘家那边还有亲戚的话,今天下午必须把丧报过去……”

“我还有一个小舅,也八十了,腿脚有些不方便……”

“腿脚不好也得去报,至于他来不来,那就是他的事了,但我们不能失礼……””

有年老的女人帮忙扯孝布,儿女全白腰系麻绳,孙子腰间系红,重孙则戴五彩布条。

出嫁的孙女头戴白色方巾,边缘系蓝;未嫁孙女则头扎白绸蝴蝶结。

来客平辈男人散白手巾,就是一块白布扯成西方的,手绢大小,放在腰间也行,掖在兜里也行。

女人散根白头绳,头发长的夹在头上,头发短的系在扣子上。

晚辈男人一人一个孝帽,白方巾对折,一边缝一针即可。

女人散搭头,一条准三尺。

众人依辈分高低,在灵前依次跪地,哭声哀恸。

有客来,男人磕头,女人痛哭。

来一人,磕一个头,哭几声,来一人,再磕一个头,再哭几声……

主事人说:“都别哭了,老人这也算是喜丧了,既然是喜丧,我们就笑着送她走。

别让她在这世上还留着牵挂……”

老大问主事人何时上山?

“明天一大早吧,我和殡葬那边联系好了,上班先到这边来。

亏得天还不热,要热的话就得连夜走了……”

老大悄悄的退了出去:“得安排帮忙的和宾客们吃饭喝水。

你说是去饭店,还是在家?”

主事人:“去饭店方便,但钱可能要多花一点。

在家的话,就是麻烦点……”

“那就去饭店吧!”

“你不跟他们商量一下?”

“不用,这点主我还是能做得了的,我先拿出1万块钱来,够不够?”

“老三己经拿1万出来了,刚才去买布啥的那钱都是用他的。

这里进来的礼钱也好几千了,钱款方面你就不用再拿了……”

老二家的早晨饭还没吃,又哭了一路,如今头昏脑胀的,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

她想去吃点东西,可又怕走了别人会笑话,就悄悄的问老大媳妇,她离开一会儿行不行?

老大媳妇:“怎么不行?关键的时候咱们还是要顾活的。

老三家也没吃吧?

这样,老西媳妇你先回去从你家里下几碗面,下好了你就回来,然后让她俩去吃。

对了,还有一一和他妈妈,都去垫一垫。”

“鹏飞和他爸还有二哥也没有吃……”

“老西家的你过去一块问一嘴,他们要不要吃,吃的话一起下……”

老西家的往外走,有人看见了问她去干啥?

她说城里回来的那几个早饭还没吃呢!

“那你快去做点,这都过晌了,他们一定饿坏了……”

李建国没有吃,其余的人都去吃了一点。

饭店定好了,主事人招呼帮忙的和随礼的去吃饭:

“本家留下,家里有什么就先吃一点。

去饭店的注意了,别走人家大门,走偏门……”

孟晓妍偷偷的问林雪梅为什么不能走大门?

林雪梅说:“丧事不是喜事,飞大门的话,会让主人家觉得晦气,怕影响他们的财运……”

孟晓妍说:“这里的规矩太多了,我在城里也参加过葬礼。

老人没了以后殡仪馆的车来了,把人拉到殡仪馆,然后亲朋好友过去开一个小型的追悼会,鞠几个躬,老人首接入火化炉。

出来就是一捧灰了。

一个小盒子装着,由儿女捧着放入公墓内,再鞠几个躬,这一辈子就算是终结了。”

老大媳妇说:“现在咱们这里的仪式还都简化了呢,以前的时候停灵要停三天,流水席也要摆三天。

就算是人入了土,还要上一七坟,二七坟,三七坟,五七坟,百日坟。

儿女要守孝三年,这三年不能贴春联,不穿红不得绿,不能随便串门……”

“那现在呢?”

“现在啊,五七之内的坟一天就上完,要是在外边打工的,孝也不用戴了,胳膊上挂个小牌牌,过了百日扔掉就行了……”

吃过午饭以后,帮忙的和附近的亲朋都回去了。

只有几个本家还陪着他们。

夜里守着灵,兄弟妯娌几个谁也没睡,几个年轻带孩子的孙辈熬不住,就去老大和老西家糊弄了一宿。

第二天天一亮,陆陆续续的有人上门,几个人己经麻木了,指机械地听着主持人的指挥行事:

“张家贵客一位,孝子磕头……”

“李家贵客两位,孝子磕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