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
首页 > 都市小说 > 张卫东

张卫东

9.5分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都市
40.04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主角: 张卫东
作者:染发草 更新至:第76章 :血脉解咒 更新时间:2025-06-02 20:23:54
更新时间:2025-06-02 20:23:54
40.04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76章节)

简介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第1章:铁饭碗碎了

清晨,槐树胡同3号院里,蜂窝煤炉的烟火气混着早点的香味,准时弥漫开来。

几声自行车铃铛响过,是赶着上班的人。

张卫东捏着一张薄薄的纸,磨磨蹭蹭地挪进了家门。

那纸是厂里发的,白纸黑字印着“待岗通知书”。

他把纸放在桌上,没吭声。

正在搓洗衣服的刘淑芬甩了甩手上的泡沫,拿起那张纸。

“待岗?”她嗓门一下子拔高,手里的肥皂咕噜噜滚回了盆里。

“这好好的铁饭碗,怎么就碎了?”

“卫东啊,这可怎么办啊?你这工作还没捂热乎呢!”

“厂里怎么说的?没给个准话?”

刘淑芬围着儿子,嘴里的话像连珠炮似的往外冒,脸上的褶子都拧紧了。

张建国坐在小马扎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烟雾缭绕。

他看了眼儿子,又看了眼那张纸,烟锅在鞋底磕了磕,磕掉了烟灰。

“行了,别嚷嚷了。”

“国家不会不管咱们工人的。”

“先歇着,总会有安排。”

话虽这么说,他眉头锁着,又慢吞吞地续上了一锅烟丝。

这时,隔壁院门“吱呀”一声开了。

李磊穿着崭新的“的确良”白衬衫,头发梳得溜光,能照出人影,精神抖擞地推着自行车出来。

他斜眼瞥了眼院里,嘴角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得意。

紧跟着,李婶王秀英端着一脸盆脏水,“哗啦”一声泼在门口的槐树根下。

“哟,淑芬嫂子,忙着呢?”

王秀英擦了擦手,视线却瞟向屋里的张卫东。

“哎,卫东今儿个没去厂里?”

刘淑芬脸上有点挂不住,勉强笑了笑:“啊,厂里有点事。”

王秀英立刻接话:“是吗?我们家李磊,天天忙得脚不沾地,说什么技术骨干,厂里离不了他。”

“年轻人嘛,就得多干点,累点也值当。”

她说着,还拍了拍旁边李磊的胳膊,像是展示什么稀罕物件。

李磊推着车,对着张卫东这边扬了扬下巴,算是打过招呼,蹬车走了,车铃铛叮铃响着,透着股轻快。

张卫东胸口像堵了块石头,闷得慌。

听着王秀英还在那明褒暗贬地唠叨,他忍不住了。

“妈!别说了!”

他扭头冲着刘淑芬喊了一句。

“安排安排!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我不等了!”

刘淑芬被儿子吼得一愣,眼圈有点发红:“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张建国猛吸了一口烟,重重咳嗽了几声,烟雾呛得他脸都红了。

气氛一下子僵住了。

傍晚,妹妹张晓梅背着书包回来了。

她一进门就感觉气氛不对,放下书包,悄悄走到饭桌旁。

“哥,妈,爸,吃饭了。”

晚饭桌上,谁也没怎么说话,只有筷子碰碗的声音。

刘淑芬一个劲儿给儿子夹菜,堆得像小山。

张卫东扒拉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

“我回屋了。”

他起身进了自己的小屋。

张晓梅看看哥哥的背影,又看看爸妈,轻轻叹了口气。

她端了碗汤,跟进哥哥屋里:“哥,多少吃点。”

张卫东坐在床边,看着窗户外黑黢黢的胡同。

邻居家昏黄的灯光,隐约传来几声笑闹。

他心里乱糟糟的,不知道明天该干什么,随手拿起床头一本旧报纸翻看着,纸页都发黄了。

一行不起眼的标题跳进他眼里:南方个体户勇闯市场,万元户不是梦。

他的手指停在那行字上,眼神定住了,窗外的喧闹好像一下子远了。

第二天,张卫东起了个大早。

他没像往常一样在院里晃悠,而是去了废品回收站。

几个捡破烂的老头老太太奇怪地看着这个年轻小伙子,不像来卖废品的。

他在一堆旧报纸里翻了半天,手指都黑了,跟刚掏过煤灰似的。

终于,找到几篇关于南方经济特区和个体户的报道。

文章写得含糊,有的赞扬,有的警惕,看得他心里七上八下,没个准谱。

回家路上,他路过菜市场,脚步慢了下来。

卖菜的、卖水果的、还有支个小摊修鞋配钥匙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透着一股子生机。

这些人,大概就是所谓的“个体户”?

他看着一个卖鸡蛋的大婶,麻利地收钱、找钱,跟买主讨价还价,嗓门洪亮。

大婶腰间的布兜子鼓鼓囊囊的,看着就沉。

张卫东心里那点模糊的想法,好像清晰了一点点。

中午吃饭,刘淑芬又开始念叨:“托你爸的老同事问问,看厂里有没有别的门路,哪怕调个岗也行啊。”

张建国闷头吃饭,没接话,只是喝了口酒。

张卫东放下筷子:“妈,爸,我想……”

他顿了顿,有点犹豫,知道这话一出口又是一场风波。

“我想自己干点啥。”

刘淑芬立刻瞪大了眼睛,筷子差点掉地上:“自己干?干啥?你一个刚待岗的工人,没本钱没门路,瞎折腾啥?”

“我看到报纸上说,南方那边很多人自己做生意,叫个体户。”

“个体户?那不就是投机倒把吗?让人戳脊梁骨的!咱家可丢不起那人!”刘淑芬一脸不赞同,声音都尖了。

“现在政策不一样了,国家都鼓励了。”张卫东试图解释,但声音有点弱。

张建国抬起头,看了儿子一眼,眼神复杂:“卫东,这碗饭,不好端。”

“爸知道你心里憋屈,想争口气,但外面闯荡,一步走错,连后悔药都没得吃。”

“我知道不容易,但总比在家干等着,让人家笑话强。”张卫东梗着脖子,想起李磊那得意的样子。

“强什么强?你忘了你李叔叔当年怎么折腾的?倒腾服装,赔了个底儿掉!最后还不是灰溜溜回来了!”刘淑芬提起旧事,想打消儿子的念头。

“那会儿跟现在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还不都是老百姓过日子!安稳是福!”

张晓梅在旁边小声说:“哥,我觉得你可以先了解了解,别急着定。”

刘淑芬瞪了女儿一眼:“你小孩子家懂什么!好好读你的书!考上大学比什么都强!”

这顿饭不欢而散。

下午,张卫东又想出门,被刘淑芬堵在门口。

“你又去哪儿野?老实在家待着!”

“我……我就出去转转,透透气。”

“转什么转?在家待着!省得别人看见了指指点点!”

正说着,王秀英又端着个簸箕出来了,假装在门口捡掉落的槐树叶,耳朵却竖着。

“哟,卫东在家呢?今天没出去找找机会?”她阴阳怪气地问,眼神在张卫东身上扫来扫去。

刘淑芬脸上更难看了,像调色盘一样。

王秀英像是没看见,自顾自地说:“我们家李磊,厂里发了二百块奖金呢!说是技术革新奖!哎呀,年轻人,脑子就是活络!”

她故意把“二百块”说得很响亮,尾音拖得老长。

刘淑芬气得嘴唇哆嗦,拉着张卫东就往屋里走,想关门清净。

张卫东甩开母亲的手:“妈!你听见了吗?人家有奖金!我呢?我只有待岗通知书!”

“难道我就该一辈子在家等着,让人家看笑话?让人家天天拿话戳心窝子?”

他胸膛起伏,第一次对母亲露出了近乎愤怒的表情,眼睛都红了。

刘淑芬看着儿子这样,一时说不出话来,愣在原地。

张建国在屋里重重咳嗽了一声:“卫东,跟你妈好好说话。”

张卫东没再吭声,转身回了自己屋,“砰”地一声关上了门,震得窗户纸都嗡嗡响。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