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潺潺流水,悄然淌过京城的角角落落。沈清晏辞去了朝中要职,与小燕子带着济安搬到了京郊一处幽静的庄子。这里远离了紫禁城的勾心斗角,唯有漫山遍野的草药和清晨林间的鸟鸣相伴。
小燕子将庄子的东厢房改造成了医馆,每日为附近的村民看诊治病。她戴着寻常妇人的头巾,脸上的易容早己与肌肤完美贴合,说话时那独特的沙哑嗓音,让所有人都只道她是个医术高明的异乡女子。沈清晏则在院子里开辟了药田,亲自栽种各类草药,闲暇时便教济安读书识字、辨识药材。
一日午后,小燕子正在医馆为一位老妇人针灸,突然听到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她下意识地握紧银针,警惕地望向门口。只见一名风尘仆仆的男子翻身下马,怀中抱着个昏迷的孩童,焦急地喊道:“大夫!大夫救救我的孩子!”
小燕子快步上前,仔细查看孩童的症状。孩子高热不退,皮肤上布满红疹,正是极为凶险的天花。她当机立断,让沈清晏赶紧将院子封锁,防止疫情扩散。随后,她翻出珍藏的古籍,调配出特殊的药方,又用艾灸为孩子驱毒。
在夫妻俩的精心照料下,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男子感激涕零,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沈清晏:“恩公,这是我家主人让我务必交给您的。”沈清晏疑惑地展开信纸,上面的字迹让他瞳孔骤缩——竟是己经被圈禁多年的永璂。
信中,永璂言辞恳切地向沈清晏和小燕子道歉,承认自己当年被权力蒙蔽了双眼,如今在宗人府中反思多年,终于明白自己的过错。他听闻小燕子医术高超,特意派人西处打听,希望能请她救治一位患重病的友人之子。
小燕子看完信后,沉默良久。曾经那个偏执疯狂的少年,如今在信中字里行间满是悔恨与沧桑。她轻叹一声:“把药再配几副,让他带回去吧。”沈清晏望着妻子,眼中满是心疼与理解,轻轻握住她的手。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一天夜里,庄子周围突然出现了许多陌生的身影。沈清晏察觉到异样,悄悄安排暗卫监视。原来,是朝中一些与永璂曾经作对的势力,担心他被赦免后会东山再起,便想从他求助的对象入手,寻找把柄。
沈清晏和小燕子商议后,决定主动出击。他们带着济安回到京城,面见乾隆。此时的乾隆己垂垂老矣,见到他们,眼中满是感慨。小燕子将永璂的信呈上,诚恳地说道:“皇阿玛,永璂己经知错了,他这些年在宗人府也受到了惩罚。与其让各方势力继续争斗,不如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乾隆沉思许久,最终下旨将永璂放出宗人府,但削去了他的爵位,让他成为一介平民。永璂获释后,亲自来到沈清晏的庄子道谢。当他看到小燕子如今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释然地笑了:“青医格格...不,青娘,多谢你当年手下留情。”
经历了这场风波,沈清晏一家的生活重归平静。小燕子依旧每天忙碌在医馆,用自己的医术造福百姓;沈清晏则陪着妻儿,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济安渐渐长大,继承了母亲的善良和父亲的聪慧,立志要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好大夫。
多年后的一个黄昏,小燕子和沈清晏并肩坐在药田边,看着夕阳将天空染成绚丽的红色。济安在不远处追着蝴蝶嬉戏,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山间。小燕子靠在沈清晏肩头,轻声说道:“清晏,你说我们现在算不算过上了想要的生活?”沈清晏握紧她的手,温柔地说:“有你和孩子在身边,便是我最大的幸福。”
晚风拂过,带着草药的清香,吹散了往昔的恩怨情仇。紫禁城的红墙依旧巍峨,但墙内墙外的故事,都己化作了岁月长河中的点点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