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食堂高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亮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混合香气——蒸腾的米饭香、爆炒的油烟香、还有凉拌菜的清爽气息,交织成属于学校午餐时间的独特味道。
晓盈端着餐盘,在拥挤的人群里小心翼翼地穿梭,目光不自觉地往靠窗的那张桌子瞟。严老师通常会坐在那里。
自从上次军训的事之后,晓盈对这位教数学的严开老师多了一份格外的留意。他不像别的老师那样要么严肃刻板,要么和学生打成一片,严老师身上有种很特别的气质——讲课的时候逻辑清晰,语气沉稳,偶尔会扶一下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眼神锐利得仿佛能看穿学生有没有走神;但私下里,比如在食堂碰到时,他又会露出一种温和的、带着点书卷气的松弛感。
果然,严老师己经坐在那张靠窗的位置了。他面前的餐盘里,食物摆放得整整齐齐,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堆得满满当当,也不像有些学生那样胡乱搭配。晓盈找了个离他不远的空位坐下,假装低头扒饭,眼角的余光却忍不住一次次落在他的餐盘里。
她发现,严老师的菜出奇地“素净”。今天的主菜是一份清炒西兰花,翠绿的花梗上还带着水珠,旁边是一小份白灼虾,十来只虾子个个,壳红肉白,没有多余的酱汁,只撒了点细碎的葱花。餐盘一角,孤零零地卧着一个白煮蛋,蛋白光滑,蛋黄的边缘隐约可见。最显眼的是一小堆鲜红的小番茄,圆滚滚的,像一颗颗的玛瑙,被整齐地码在盘子的另一侧。
晓盈看得有些出神。她自己的餐盘里,是红烧排骨、鱼香茄子,还有一大勺米饭,油汪汪的,香气扑鼻。班上的男生更是无肉不欢,餐盘里总是堆满各种荤菜,偶尔夹几根青菜,也像是完成任务。而严老师的餐盘,却像是一幅精心构图的静物画,色彩清淡,比例匀称。
“晓盈,发什么呆呢?”同桌小美用胳膊肘碰了碰她,“快吃啊,一会儿菜都凉了。”
“哦,没事。”晓盈回过神,赶紧扒了口饭,目光却又不由自主地飘了过去。
严老师吃饭的样子也很克制,不疾不徐,每一口都嚼得很仔细。他先夹了一筷子西兰花,慢慢咀嚼着,然后拿起一只白灼虾,熟练地剥去虾壳,蘸了一点点醋,送进嘴里。吃几口菜,他会拿起一颗小番茄,放进嘴里,轻轻咬下去,晓盈仿佛能听到那层薄薄的果皮被咬破时,汁水迸溅的细微声响。
从那天起,晓盈像是给自己找了个秘密任务——观察严老师每天中午都吃些什么。
她发现,严老师的饮食规律得近乎刻板,却又处处透着精心的算计。他很少碰油炸食品,像食堂里最受欢迎的炸鸡排、糖醋里脊,几乎从没在他餐盘里出现过。他爱吃各种绿叶菜,菠菜、油菜、生菜,总是清炒或者蒜蓉,保持着蔬菜本身的味道。偶尔会有豆制品,比如麻婆豆腐,但也只是一小份,点缀在餐盘里。
但他并非完全吃素。晓盈很快发现,严老师对“荤”的选择极其讲究。他偏爱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比如鸡胸肉、鱼虾,还有瘦牛肉。这些肉类的做法也大多清淡,要么是清蒸,要么是快炒,很少有浓油赤酱的红烧。
“你看严老师的餐盘,简首像个营养食谱。”小美也注意到了,凑到晓盈耳边小声说,“全是高蛋白、高纤维,碳水好像也控制得很好。”
晓盈点点头,心里默默记下:严老师吃饭,讲究荤素搭配,而且蛋白质一定要够。
真正让她记住严老师“最爱”的,是一个周西的中午。
那天食堂的特供菜是口蘑牛肉。大块的口蘑被切成厚片,吸足了汤汁,呈现出温润的奶白色;牛肉是切成薄片的里脊肉,嫩得几乎能透光,裹着一层薄薄的、用生抽和蚝油调出来的酱汁,看起来油亮却不腻人。
晓盈刚打了一份,就看见严老师端着餐盘走过来,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那是晓盈很少在他脸上看到的、近乎雀跃的表情。他的餐盘里,除了惯常的清炒时蔬和几颗小番茄,赫然就是一大份口蘑牛肉。
那天,严老师吃饭的速度似乎比平时快了些。他夹起一片口蘑,送进嘴里,微微眯起眼睛,像是在细细品味那股鲜美的滋味。然后夹起一片牛肉,和着米饭一起吃下去,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他把那份口蘑牛肉吃得干干净净,连盘底的汤汁都用米饭蘸着吃掉了,最后才像往常一样,慢慢吃掉那些小番茄,当作餐后的“甜点”。
“原来严老师这么爱吃口蘑牛肉啊。”晓盈看着他空了的餐盘,心里忽然有种“发现了秘密”的感觉。
从那以后,晓盈对严老师的饮食偏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他爱吃素净的菜,注重营养均衡,蛋白质是每餐必备,小番茄是固定的餐后搭配,而口蘑牛肉,则是他难得会“放纵”一下、吃得格外满足的最爱。
这些琐碎的观察,像一颗颗散落的珠子,被晓盈悄悄捡起来,串在了一起。她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许是因为严老师那次在军训后的关心,让她觉得这位看似严肃的老师其实内心很细腻;或许是因为严老师讲课清晰透彻,帮她解开了许多数学难题,让她对他多了一份敬佩;又或许,只是少女心思里,一种莫名的、想要了解自己在意的人的冲动。
有一次,班级组织去郊外烧烤,班长提议大家各自带些食材。晓盈在超市里转了半天,最后挑了一大袋新鲜的口蘑,又让妈妈帮忙准备了一块上好的牛里脊,切成薄片,用调料提前腌好。她还特意买了一小盒色泽鲜红、个头匀称的小番茄。
烧烤的时候,晓盈看着严老师被同学们围在中间,讲解数学题的间隙,拿起一串刚烤好的口蘑牛肉,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个烤得不错,口蘑的鲜味都出来了,牛肉也嫩。”他称赞道,目光在人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有些不好意思的晓盈身上,“是晓盈带的食材吧?谢谢你,很新鲜。”
晓盈脸一红,赶紧低下头,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她看见严老师吃完烤串,拿起一颗她洗干净的小番茄,放进嘴里,露出了熟悉的、满足的表情。
那一刻,晓盈忽然明白,自己记住的不仅仅是严老师爱吃的菜。那些关于食物的细节,背后藏着的是一个真实、鲜活的人——一个注重健康、生活规律,却也会对口蘑牛肉情有独钟,会因为吃到喜欢的食物而露出温柔笑意的严老师。
这些记忆,像食堂里弥漫的饭菜香气一样,不浓烈,却绵长,悄悄融进了晓盈的高中生活里,成了她心里一个温暖的小秘密。后来有一次,班级聚餐,点菜单传到晓盈手里时,她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勾了“口蘑牛肉”这道菜,还特意叮嘱服务员:“麻烦多放几颗小番茄,谢谢。”
坐在旁边的严老师看到了,抬眼看了她一下,眼神里带着点疑惑,随即化为一丝了然的笑意,轻轻点了点头。
晓盈的心跳漏了一拍,赶紧低下头,假装认真看菜单,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她知道,严老师大概是明白了——这个学生,记住了他爱吃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