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慧可禅师因灭佛被害,今日得见疑云消散。
二祖请少林高僧回寺,山洞前盘坐待客,二祖年轻时精通儒道名为神光,也曾游历江湖多年,后断臂立雪皈依佛门,拜达摩为师法号慧可,深得祖师真传,世人敬称二祖。
前有达摩一苇渡江北立禅宗,后有慧可大宏禅法开枝散叶。
二祖渡化向来随意,贩夫走卒、屠门酒肆不拘一格。
成玄英、李靖得益于禅师教诲,不约而同上山求法化解。
成玄英将阿荷经历说与禅师,讲到白猿传剑时,禅师也有感世间之大无奇不有。
那白猿虽是化外高人但毕竟只能传艺,剑意如不能配合道法指引,必入歧途化作滥杀工具。
二祖知阿荷机缘深厚还有奇遇,性格情深意重与佛无缘,便微笑不语手指玄奘,说此人便可化解。
玄英看玄奘年纪不大身患重疾,出言嘲讽:“小和尚能有何宝贝,老和尚还是这么小气。”
二祖笑而不语,转向李靖问及所来何事。
李靖等人本应在洛阳净土寺超度杨广亡灵,出现在此处求教二祖皆因一场意外。
五日前,李靖三人与玄奘法师顺利抵达东都洛阳赶往净土寺。
净土寺长老知晓原由便组织开坛做法,杨广生前杀戮过重,含冤而死亡魂幽聚,杨广魂力得法器加持,反破了法阵,噬咬怨灵,众僧齐力施法一时之间仍不能消解。
西月初正赶佛诞,寺中香火鼎沸,人群中一商贾夫妇上香还愿,冥冥中那妇人误入了法场。
杨广之魂本是阴极,女子属阴正适夺舍,杨广魂灵奔向那妇人,玄奘急忙跌破铜镜,挡在妇人身前。
黑烟盘绕二人,长老手掐法诀,金光数斗,玄奘手无缚鸡之力仍奋勇与杨广之魂缠斗,半空中腾起一团黑云将二者包围,红炎乍现,隐隐雷声,玄奘在即将被吞噬之时将身上佛镜照出,口念心经,黑云中泛出金光,渐渐将魂灵压制。
长老连忙施咒金光齐射,杨广之魂随之消散。
玄奘从半空跌落倒地不起。那妇人只是受到惊吓并无大碍。
李靖为救玄奘欲以道家真气保住心脉,反被法师吸入体内的魂灵灼伤。虬髯客剑术无双不懂疗伤,寺内长老对此状前所未见也无计可施。
红拂女早听闻李靖与二祖慧可知交,提议上少林求助,碰碰运气。
二祖慧可听罢表示,魂灵侵体自己也无能为力,手中有洗髓、易筋二经可解暂时之忧,若要化解恐怕要西行求于佛老。
有法可治李靖等人略感心安,成玄英听闻杨广身死,便要回瓦岗寨给李密报信。
愁于阿荷需要留在山上,红拂女答应照顾阿荷让他放心离去,等他回来一同西行。
成玄英前脚刚走,虬髯客便缠着阿荷硬要收徒,阿荷道:“你能胜我再说,胜不得我应当拜我为师。”
虬髯客见小姑娘狂傲模样与自己如出一辙,更是喜欢。
几日下来与阿荷比剑斗嘴打发时间,等待二祖与玄奘、李靖传经疗伤。
洛阳城内,王世充因粮仓被烧,卧病在床愁容不展。
忽得知江都事成以为喜从天降,哪曾想宇文化及毁盟约,自立秦王杨浩为帝。
司马德戡率禁军骁果卫班师回朝,一路北上欲过黄河,王世充受李密、李渊、宇文化及三面夹击肝胆欲裂。
急召桓法嗣入府商议对策。桓法嗣审时度势,建议逐虎吞狼各个击破。
第一步,昭告天下杨广身死,遗诏立越王杨侗为帝,年号皇泰,挟天子以令诸侯,其他杨氏后主皆为叛乱,宣各州府路军马东都勤王。
第二步,瓦岗军实力虽强不过散勇,暴民集结只为果腹。下旨招安,赦免叛军之罪,封李密魏国公,命率瓦岗军南拒骁果卫。
关中李渊整日沉溺酒色,性格幽柔寡断不足为惧,可离间君臣让其无暇相顾,何况长安西面为敌,潼关天险北有刘武周,稍作安抚即可无忧。
第三步,速派玄义、仁则等人联络窦建德,突厥各部断宇文化及后路,战胜所缴均为封赏,事成许其封地,与李密平起平坐。
王世充佩服高见,依计行事。
李密、秦琼等人得成玄英消息知晓杨广己死,天下大变。
商讨山寨兴建之际,王世充派人前来招安求和。
得知洛阳己立新主,李密心中有所动摇,自己初心为报杨广私怨,因造反失败流落山寇,才不能疏,志不得展,如今晋封魏公也不算辱没先人。
张须陀旧部降将,听闻旧罪己免,朝廷招安极力劝李密受降皇泰主,让瓦岗将名正言顺脱去山匪的恶名。
秦琼等人不以为然,王世充为人狡诈不可轻信,不愿再被人利用。
魏征、徐懋功分析局势,如不授招安则起兵无名,若王世充、宇文化及、窦建德三面夹攻瓦岗军,我方并无胜算。
本可应柴绍之邀西进秦地与唐公汇合,李密称天无二主,奈何瓦岗军多是中原祖籍不愿离乡。
李密贪恋权势,决定受封投降,让秦琼备军南下征讨宇文化及。
众将不欢而散,成玄英看出李密并非救世之人,对秦琼等人好言相劝,秦琼、徐懋功军令如山,虽心有不甘仍念旧情,对李密抱有希望。
柴绍见无可挽回拉拢魏征等瓦岗旧部投奔唐公。
魏征眼看山寨西分五裂,心己成灰,告别众人归唐。
成玄英随唐军回到嵩山与阿荷相聚,讲述山下风云变化。
风尘三侠风姿卓绝,柴绍极力劝说共往,长安能人异士居多,兴许有解魂侵之法。
玄奘、李靖修行多日,己无大恙,正欲西行求法,一拍即合。
众人拜谢二祖慧可,一路奔向长安。
长安经历十朝古都,本朝因开凿运河迁都洛阳,历经千年战火造就西都城墙坚固,八水围绕,西面通达,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天下大乱,李渊见各路立新帝,便昭告拥代王杨侑为帝,自封唐王。
柴绍领众人见唐王,李渊素来尊道,见魏征、成玄英素有好感。
见到虬髯客张扬颇为不喜,虬髯客也对其并无好感,二人年轻时虽在江南得遇,但交集颇浅,十几年过去,各怀心事,过往不愿再提。
唐王与李靖相谈得知其曾在朝中为官,同为关陇李氏,便胡乱要封个长史,李靖自称志薄才疏婉言相拒,李渊不屑一顾,上下打量红拂女,颇为失礼。
虬髯客正要借机发作,被红拂女暗中制止。
陪见中有位意气风发青年,明眸皓齿,笑容和蔼,眉宇间贵气不凡,正是次子李世民。
二世子为人开朗豁达,最爱江湖好汉。
早认出虬髯客便是雁门关的豪侠,而这位李靖不正是朝思暮想的“秦二哥”,见三侠受父亲怠慢面有愠色,急忙解围。
邀请大伙去他府上喝酒,李世民性格豪放正对虬髯客兄妹脾气,拉着玄奘、阿荷出了太极宫去往世子府中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