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固伦安宁公主
首页 > 古代言情 > 还珠固伦安宁公主

还珠固伦安宁公主

9.5分 其它作品>
连载中 签约作品 古言
9.02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作者:作者岁月静好安暖相伴 更新至:第三十章 永和宫 更新时间:2025-06-17 01:39:10
更新时间:2025-06-17 01:39:10
9.02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 作品介绍
  • 作品目录 (30章节)

简介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第一章 赚钱之路

京城西市的晨雾还未散尽,小燕子己经踮着脚扒开了破草堆。霉味刺鼻的麻布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她藏在砖缝里的“百宝箱”——半截铅笔头裹着布条,缺了三页的笔记本,还有根磨得发亮的缝衣针。她抖了抖黏着草屑的粗布裙,把冻得通红的手指往袖口缩了缩,朝人声渐起的集市跑去。

集市口的糖画摊飘来甜香,小燕子在绸缎庄对面的青石板上蹲下。她先把笔记本用石块压住边角,又从怀里掏出用麻绳系着的碎布包。铅笔在纸上沙沙游走,歪歪扭扭的“福”字旁,她特意添了只振翅的小燕子。阳光爬上她沾着煤灰的睫毛时,终于等来第一位客人。

“小娘子这字写得有趣。”戴珍珠耳坠的妇人捏着帕子,指尖悬在画纸上方,“能给我家哥儿画只麒麟吗?”小燕子眼睛亮得像星子,膝盖跪在冰凉的石板上,铅笔在纸上反复描摹着从年画里记下的纹路。当她把画递过去时,才发现指甲缝里渗出的血珠,在麒麟的金鳞上晕开了淡红。

日头升到中天,小燕子的肚子饿得首打鼓。她攥着来之不易的五文钱,却舍不得去买热腾腾的炊饼。绕到豆腐坊后的泔水桶旁,扒开浮着油花的菜叶,在泥地里捡到半块发霉的馒头。正啃着硬梆梆的馒头边,忽然瞥见绸缎庄伙计将装碎布的竹筐倒扣在墙角。

夕阳把碎布染成金红色时,小燕子怀里己经抱着七八个针脚歪扭的香囊。她用野草编了个提篮,站在茶楼台阶下叫卖。一个穿月白襦裙的小姐在丫鬟搀扶下驻足,指尖轻轻划过绣着蝴蝶的香囊:“这针脚倒比绣坊学徒还仔细。”小燕子突然想起娘临终前教她的盘扣绣法,喉头发紧,强笑着把香囊递过去:“姐姐戴上,蝴蝶能衔来好运气。”

暮色西合时,小燕子数着掌心的十二文钱,在布庄买了半匹粗麻布。路过馄饨摊,她犹豫再三,还是用两文钱换了碗清汤。热气氤氲中,她看见碗底沉着的虾皮,恍惚回到灾荒前,爹赶集回来总会给她带这样一碗鲜美的馄饨。

夜风卷起檐角铜铃,小燕子躺在新铺的干草上,怀里揣着明天要用的碎布。她望着破洞外的北斗星,把攥皱的布条在手指上绕了又绕——等攒够二十吊钱,就能租下城门边的小棚子。到那时,她要把香囊挂满木架,让路过的人都能闻到带着阳光味道的花草香。

暮色漫进草窝时,小燕子数完最后一文钱,手指还残留着香囊针脚的毛刺。月光透过破布缝隙,把她蜷缩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只没力气飞的雏燕。她盯着瓦罐里半冷的清汤,突然想起集市口说书人讲的——山里头的蘑菇、野果,能在杂货铺换铜钱。

天还擦着黑,小燕子就揣着磨尖的铁条出了城。露水打湿裤脚,草叶割破手掌,她终于摸到了后山。晨雾里的树林像头巨兽,可当她看见松针下顶起的褐色小伞,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子。采到第十个蘑菇时,铁条卡在树缝,她攥着树干晃啊晃,树皮蹭破了掌心,终于把卡在深处的榛蘑撬了出来。

日头爬到山顶时,背篓里装满了带着泥土气的山货。回程路上,小燕子撞见个穿灰布衫的猎户。“小丫头采这些卖杂货铺?”猎户的旱烟袋一明一暗,“该去‘顺和号’,他们收山货给的价高,就在城南巷口。”小燕子咬着嘴唇,把道谢声咽回肚里,脚步却不自觉转了方向。

顺和号的门板擦得发亮,掌柜的戴副水晶眼镜,捏起个蘑菇翻来覆去瞧:“新鲜是新鲜,可惜太小。”小燕子心尖儿发颤,指甲抠进篓沿:“掌柜的,这是后山刚采的,还有榛子,您看看?”她把榛子倒在柜台上,圆润的果实骨碌碌滚成小堆。掌柜的眼角动了动,终于开了口:“蘑菇十文,榛子二十文,下回来大点的。”

攥着铜钱出了门,小燕子在面摊前站了许久。油汪汪的葱花面飘着香气,她数了数钱,又把脚挪向了木器行。最后,她抱着半卷油布、一把新镰刀出了门——油布能补补漏雨的草窝,镰刀能帮她采更多山货。

第二日进山,小燕子学聪明了。她跟着松鼠的踪迹找野果,顺着溪水挖党参。看见色彩鲜艳的蘑菇,想起隔壁乞儿阿毛说过的“毒蘑菇会勾魂”,再馋也绕着走。晌午时分,背篓里的山货比昨日多了一倍,野莓果把篓底染成了深红。

顺和号掌柜这次没拿眼镜挑刺,接过野莓时还笑了:“这果子酸甜,能做蜜饯。小丫头挺会找。”铜钱在掌心发烫,小燕子却没急着花。她在城郊转了又转,终于在青苔爬满的矮墙前站住——墙里院角堆着破瓦罐,门板上的“招租”字样褪成浅灰。

“阿婆,这院子……”小燕子攥着钱袋,声音比蚊子还小。白发阿婆颤巍巍开了门,院子里的蛛网和积灰簌簌往下掉。“每月三百文,先交两月租子。”阿婆的手抖得厉害,小燕子数出六百文时,看见阳光落在阿婆的银发上,像撒了把碎银。

夜里,小燕子躺在铺了油布的土炕上,听着窗外的风声。草窝的破布、集市的冷眼、山路上的荆棘,都成了昨天的事。她把新镰刀磨得雪亮,想着明早要去更深的山林,找更大的蘑菇、更红的野莓。月光透过糊了窗纸的破洞,给她的梦镀上银边——等攒够钱修缮院子,她要在院里种满花草,让那些和她一样的小乞儿,也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能笑着数自己挣来的铜钱。

之后的日子,小燕子的生活像上了发条的小木偶,却满是鲜活劲儿。天不亮,她就挎着背篓、别着新镰刀往山里钻。露水打湿裤管,她就把裤脚往上挽挽;遇到陡峭的坡,便手脚并用地爬,草屑粘在头发上,活像只小刺猬。

山林像藏着宝贝的百宝箱,随着日子推移,小燕子摸清了不少门道。哪种蘑菇长在腐木下、哪片坡地野党参多,她都门儿清。有回,她撞见棵结满红果的树,正想摘,忽听不远处传来猎户的喝止:“那是山茱萸,能入药,别糟蹋!” 小燕子忙缩回手,跟着猎户认了好些能卖钱的药材,往后背篓里,除了山货,又多了几味规整的药材。

顺和号掌柜对她越来越客气,收山货时总多给几文,还教她辨别药材好坏。“这黄芪,根要粗、皮要黄,断面有菊花纹才好。” 掌柜的话,小燕子都记在心里,再采药时,眼睛瞪得溜圆,仔细挑拣。

攒的钱渐渐多了,小燕子开始修缮那个小院子。她用铜钱雇了个会砌墙的大叔,把歪扭的院墙补好;又买了新苇席,换下漏雨的屋顶。阿婆看着慢慢变样的院子,眼角的皱纹都漾开了:“小妮子有本事,这院子活过来喽。”

小燕子没忘当初的念头。每次在集市看到乞儿小伙伴,她就招手让他们来院子。白日里,大家跟着她进山认山货、采药材;夜里,挤在她新糊的窗纸下,听她讲赚钱的法子。草窝里的苦日子,在这方小院里,开始开出带着希望的花。

后来,杂货铺的老板也知道了小燕子,专门找她收山货,价格给得公道。小燕子的“生意”越做越顺,可她还是每天天不亮就进山,因为她知道,这一座山、一背篓的收获,不仅能撑起自己的小院子,还能给更多像她从前那样的乞儿,照亮一条赚钱活泛、不再挨饿受冻的路,而她心里那团对好日子的盼头,也随着漫山的绿意、背篓的分量,越来越旺,越来越亮。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